電價平均漲幅12.5% 引發民生壓力與通膨憂慮 非核政策與再生能源高成本並行,電價上漲成全民負擔
新版電價於10/16正式上路,電價漲幅採取最高等級14%,但民生內需及用電或產值衰退產業凍漲或減半調漲,因此平均漲幅為12.5%。這一調整已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尤其是在民生和產業影響方面,此次電價上漲將可能直接推高商品與服務的價格,進而促使物價上漲,對中低收入家庭產生嚴重影響,加重生活壓力。
電價上漲的直接後果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提升,可能會導致通貨膨脹現象再起,攸關民生的交通運輸業,如北捷、台鐵、高鐵等,成本壓力之下,也醞釀調漲票價。而一般大型賣場、百貨公司等商業營業場所,受到這波電價上漲影響,可能會將成本壓力轉嫁於租金、商品價格上。
台灣電價3年漲4次,也引發了許多對政府能源政策的質疑聲音,目前的能源政策依賴成本較高的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力發電,而這些能源的不穩定性和高成本已對台灣的經濟造成了額外負擔。依據台電的資料顯示,核電的成本大約1元、燃氣3.35元、風電6.98元、光電5.13元,目前台電面臨的財務困境部分源於這種政策導向,政府不得不通過提高電價來尋求補貼巨額虧損。
此外,對於能源結構的擔憂也逐漸增加,特別是在台灣逐步淘汰核能的背景下。核能一直被視為穩定且成本效益高的能源選擇,而台灣的「非核家園」政策下,正逐步關閉核電廠,核三廠計劃於2025年停止運行的最後一部機組。這使得台灣更加依賴高成本的再生能源與進口燃料,加劇了能源成本的壓力。
如果現行能源政策不做調整,台電依賴政府補貼並持續提高電價的情況恐將無法避免,而電價上漲將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將由台灣民眾共同承擔、持續衝擊民生經濟。
工商業界建議政府重新審視能源政策,積極探索如何有效結合核能與再生能源,以確保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經濟效益。此外,應加大對節能技術的投資,特別是在中小企業及公共機構中推廣智慧節能設備,降低能源消耗,藉此減緩電價上漲對經濟及民生的衝擊。
這篇文章 電價平均漲幅12.5% 引發民生壓力與通膨憂慮 非核政策與再生能源高成本並行,電價上漲成全民負擔 最早出現於 火報。
最新社會新聞
-
-
竹市2025消防月曆「火速119」出爐! 限量300份答題抽獎帶回家
(4 小時前) -
竹市青年發展論壇登場 邱臣遠代理市長:打造青年人才匯集的科技首都
(5 小時前) -
苗栗榮服處績優職員及社區服務組長表揚
(5 小時前) -
小心你許的願望!半人半羊的噩夢旅程《羊之歌》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