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9°
( 20° / 19° )
氣象
2025-04-05 | 火報

聯合國示警:AI 將衝擊 40% 全球工作職位 加劇國際不平等


聯合國示警:AI 將衝擊 40% 全球工作職位 加劇國際不平等


火報記者 陳銳/報導



聯合國最新報告指出,人工智慧產業雖然具備龐大經濟潛力,卻可能成為全球不平等加劇的推手。未來十年內,AI 技術恐影響全球近半數就業崗位。



根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3 月 29 日發布的報告,人工智慧市場預計到 2033 年將達到 4.8 兆美元,約等於德國年度 GDP。然而,報告同時警告,AI 技術可能對全球 40% 的工作產生直接衝擊,並擴大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差距。



聯合國示警:AI 將衝擊 40% 全球工作職位 加劇國際不平等
AI 仍可能帶動新產業與就業機會,前提是各國加強技能培訓與公平政策制定。圖:istockphoto


UNCTAD 指出,AI 自動化傾向讓資本獲益多於勞動力,進一步削弱發展中國家依賴低成本勞動的比較優勢。此外,AI 研發資源高度集中,全球 40% 的企業投入來自不到 100 家公司,多數為美國與中國的科技企業。蘋果、Nvidia、微軟等 AI 領導企業的市值,已接近非洲整體 GDP。



報告也提到,目前有 118 個國家未參與主要的 AI 治理或監管對話,顯示技術治理權益分配極度不均。這可能導致部分國家被排除在全球數位轉型之外,進一步擴大「技術鴻溝」。



儘管風險明顯,聯合國認為,AI 仍可能帶動新產業與就業機會,前提是各國加強技能培訓與公平政策制定。為此,UNCTAD 提出數項建議,包括推動 AI 透明度、建構共享基礎設施、開放原始碼技術,並讓發展中國家在治理架構中取得發言權。



報告總結指出,AI 技術的發展若缺乏國際合作與包容性治理,恐進一步擴大全球不平等。唯有透過策略性投資與制度設計,人工智慧才能為全人類帶來共榮,而非分裂。


這篇文章 聯合國示警:AI 將衝擊 40% 全球工作職位 加劇國際不平等 最早出現於 火報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