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學躍升全球綠色大學前18% 啟動ISO 50001能源管理

高雄大學永續週登場 宣示邁向2050淨零願景 結合碳匯教育、黃鸝保育、能源管理三大方向。〈圖/記者翻攝〉
【焦點時報/記者 蔡宗憲報導】
國立高雄大學「114年永續週」22日正式揭開活動序幕,結合永續發展行動宣示與「黃鸝保育基地聯盟」簽署典禮,啟動為期一週的「碳鎖鸝想校園」系列活動。透過展覽、培力坊與體驗課程,引領師生與民眾深入認識碳吸存、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為邁向2050淨零排放願景踏出重要一步。
高雄大學校長陳啓仁於典禮中表示,校園自創校以來便將永續發展列為治理核心。校方早在2017年導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自2018年起定期發布永續報告書,2022年完成全校溫室氣體盤查與查證。2024年底,學校在全球1,477所大學中名列綠色大學第278名,排名從前24%顯著提升至前18%。其中,基礎設施、水資源運用與交通運輸三項指標表現尤為亮眼,位居全球前7%。延續這股永續動能,校方今(2025)年起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預計年底前完成外部驗證,以系統化管理提升能源效率。
陳啓仁指出,高雄大學座落於高科技產業環繞的區域,在產業高碳排的環境下,反而肩負起「都市碳匯」的重要角色。校園內多樣樹種成為天然的碳吸存場域,本次活動展示去年山陀兒颱風倒樹留下的段木資源,轉化為碳貯存教育教材,並自主啟動校內樹木碳匯盤查計畫,讓永續從生活中萌芽。
除了減碳與能源議題,高雄大學校長陳啓仁與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理事長莊清富代表雙方,再度簽署「黃鸝保育基地聯盟」,展現持續守護校園生態的承諾。高大、高市鳥會自2021年起合作,長期推動黃鸝鳥的棲地營造與生態觀測。今年校園已發現5處巢位並成功救援落巢幼雛,其中3巢已順利離巢。
高市鳥會理事長莊清富讚揚,高雄大學擁有珍貴的大片綠地,是全市少數具備完整棲地條件的大專院校,黃鸝鳥族群密度位居全台之冠。近期更觀察到一隻曾在校園孵育的黃鸝已於橋頭法院一帶築巢成鳥,顯示本校生態保育效益已擴及鄰近區域,為城市生物多樣性注入活力。他建議未來進一步推動水池生態復育,吸引水鳥回歸,拓展物種豐富度。
典禮上,陳啓仁帶領全校教職員進行「永續發展宣示」,明確訂定三大方向:
一、永續治理:持續以「SDGs x USR x ESG」為行動核心,成立專責推動單位,定期對外揭露成效;
二、環境永續:導入能源管理、推動碳盤查、綠化校園、復育生態,以達2050校園碳中和;
三、社會永續:深化在地連結與國際合作,將永續理念導入教學與產學,打造具國際影響力之特色型大學。
永續週活動自5月22日至29日止,包括「碳鎖校園培力坊」及6場「碳集有樹」體驗課程,內容涵蓋樹木碳匯盤查實作、固碳知識推廣等。圖書資訊館二樓大廳同步展出碳集有樹主題展,藉由圖文與實物展品,傳遞碳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永續價值,歡迎師生與民眾前往參觀。
#高雄大學,永續發展,淨零排放,黃鸝保育,ISO 50001
最新社會新聞
-
彰化家扶募集愛心粽破萬顆 泰豐實業2千顆粽子傳遞節慶溫情
(5 小時前) -
「2025法國生活節在高雄」陳其邁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參加
(5 小時前) -
2025法國生活節駁二登場 陳其邁邀民眾共度最具法國風情的高雄假期
(6 小時前) -
高雄男做手遊外掛賺469萬元挨廠商告 法官「當庭試用」認未侵權判無罪
(6 小時前) -
南投巧咖節魅力登場台北旅展 聯手在地業者搶攻夏季觀光熱潮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