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7° )
氣象
2024-06-20 | 大成報

全球經濟動能逐步升溫 中鋼公司召開113年7月份盤價會議

全球經濟動能逐步升溫 中鋼公司召開113年7月份盤價會議

【大成報記者張淑慧/高雄報導】全球通膨持續降溫,歐洲與加拿大率先啟動降息,有助帶動投資與終端消費需求,經濟動能持續升溫,IMF上調今年全球GDP成長預估至3.2%。台灣受惠於AI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蓬勃發展,相關需求出口動能強勁。央行最新公布今年台灣GDP成長率由3.2%上修至3.77%,有望創近三年新高。



主要經濟體歐美中製造業復甦動能增強,標普全球(S&P Global)公布美國五月份PMI為51.3,連續五個月處於擴張區間,歐元區五月份PMI指數由四月份之45.7攀升至47.3,製造業動能增速,大陸人行五月推救房三箭(降首付、降息、政府收購)提振市場信心。台灣受惠歐美終端市場需求回溫,五月份PMI由四月份49.4強力回彈至55.4。高科技與半導體商機帶動廠房與商辦大樓需求強勁,鋼結構與營建用鋼產業熱絡;受惠於全球汽車銷售穩步恢復,台灣今年前五月國內汽車銷售19.1萬輛,維持與去年同期19.2萬輛之高水準,表現亮眼成績。



鋼鐵需求方面,根據worldsteel統計,全球鋼鐵需求自2021年18.45億噸達高峰後,受到戰爭、高通膨、高利率、高庫存與地緣政治風險等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歷經兩年的需求衰退至2023年17.63億噸的相對低點,2024年與2025年將分別成長1.7%與1.2%回到18.15億噸,兩年增加5,200萬噸。展望2024下半年在全球貨幣寬鬆與經濟刺激政策的加持之下,用鋼產業終端需求可望緩和回升,回到既有的成長軌道。



鋼鐵供給方面,worldsteel統計今年一月至四月份累計全球粗鋼產量約為6.24億噸,同比減少0.9%,呈現趨緊態勢。中國國務院於五月底再次要求落實粗鋼產能置換,針對部分高耗能鋼廠嚴格要求退場,2024年持續實施粗鋼管控,供給面可望緊縮,有助供需平衡發展。



原物料方面,因中國大陸第三季淡季及粗鋼調控政策影響,鐵礦砂於每公噸100~110美元區間整理,受大型煤礦商第三季維修計畫與印度大選後需求釋出,煤礦向上挺進至每公噸250~260美元,加上近期地緣政治風險攀升,帶動海運運價上漲,成本面獲得支撐。鋼鐵行情方面,美國鋼鐵行情震盪築底,歐盟鋼鐵防衛措施再延長兩年至2026年六月底,並對熱軋全球配額外加單一國家每季約14萬公噸之上限,歐洲鋼廠預期進口鋼材減少因而醞釀提價,ArcelorMittal六月初宣布調漲長材產品每公噸30歐元(約33美元),寶鋼、鞍本七月份平板類以平盤開出,韓國浦項六月份製管用熱軋出廠價每公噸調漲7~22美元,有利提振市場信心。另外,越南政府將啟動對中國及印度的熱軋反傾銷調查,亞洲鋼鐵行情回升可期。



全球經濟呈現溫和復甦態勢,然面臨第三季需求淡季與全球貿易情勢變化,包含美國對中國大陸提高301關稅、歐洲鋼鐵防衛案新制與兩岸ECFA調整,為確保下游接單動能,本公司續採「順勢、合宜、穩健」一貫訂價原則,針對今年七月份之月盤產品,順應國內流通行情趨穩之態勢,以平盤開出,並持續搭配多元配套方案,協助客戶因應低價進口鋼品之衝擊;第三季之季盤產品,考量各產業現況與需求強度,以平高盤為基調,期以穩定客戶購料成本,協助用戶爭取訂單。



另外,近年中國大陸各項工業產品產能過剩,美財政部長葉倫今年四月訪中時亦多次指出中國超額產能已擾亂全球市場,各國產業皆受嚴重衝擊。去年以來中國大陸鋼材(含半成品)生產過剩、大量低價傾銷,嚴重衝擊全球鋼市,亞洲鋼鐵產業尤其是台灣更是深受其害,為有效遏止中國大陸以直接或規避方式低價進口損害國內產業,本公司已完成資料整理與事證蒐集,將進入貿易救濟措施的申請程序,以維護國內整體產業健全發展。



會中決議,本公司一一三年七月份月盤及第三季季盤之鋼品盤價調幅詳下表。


全球經濟動能逐步升溫 中鋼公司召開113年7月份盤價會議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