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雲林智慧農業補助開跑 張麗善邀請踴躍提案!
【互傳媒/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114年雲林縣政府智慧農業創新事業補助計畫」自2月10日至3月24日受理申請。個人或農民團體申請智慧農業設備,最高可獲補助30萬元;若與學術研究單位或設備業者聯合申請創新事業示範計畫,最高可獲補助100萬元。鼓勵踴躍參與,攜手推動智慧農業發展。
智慧農業成果展現,提升競爭力,邁向創新未來。(記者廖承恩翻攝)
雲林縣長張麗善10日上午出席「114年雲林縣政府智慧農業創新事業補助計畫」說明會,與縣府農業處長魏勝德、雲林縣農會總幹事陳志揚及多位農會代表、青農聯誼會會長蔡宗瑋等共同鼓勵青農及農業夥伴踴躍提案。張縣長強調,期望藉由智慧科技輔助,提升雲林農業競爭力與品質,實現高質化、精準生產,邁向「智慧農業-加速前進」願景。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農業產值連續六年蟬聯全國第一,112年更突破936億元,堪稱「台灣糧倉」。然而,農業面臨高齡化、缺工及極端氣候挑戰,影響永續發展。為此,雲林縣積極推動智慧農業,輔導農民導入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升級,實現自動化、精準化與智慧化生產。透過智慧農業科技輔導計畫,結合傳統農業與現代資通訊技術,達到省工、省時、省水目標,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邁向永續發展。
透過成功案例分享,幫助青年農民複製經驗,提升收入。(記者廖承恩翻攝)
農業處長魏勝德指出,「114年雲林縣政府智慧農業創新事業補助計畫」涵蓋環境控制因子、感測器及生產智慧設施等領域,藉由引進AIOT技術、自動化農機設備及產學合作示範專案,促進農業與科技的深度結合。這將幫助發展省時省工的農事管理系統,實現智慧耕作與大數據分析,推動農業的科技化、智慧化與省力化,實現產業轉型與升級。
今天舉行的雲林縣政府智慧農業創新事業補助計畫說明會中,邀請了112至113年補助案場如子茂果菜生產合作社、大力有機農場等業者,展示智慧化技術應用成果,包括IoT監測整合技術、數據分析等,協助場域遠端監控與自動化生產包裝。張麗善縣長希望藉由成功案例的經驗分享,能夠幫助更多青年農民,提升收入,並強調透過縣府的輔導計畫,讓農民在科技的支持下,實現農業升級與轉型,降低風險,提升競爭力。
<114年雲林智慧農業補助開跑 張麗善邀請踴躍提案!> 這篇文章最早發布於《互傳媒》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社會新聞
-
-
momo富邦媒1月營收91.5億 春節經濟發酵 數位娛樂、黃金熱銷
(6 小時前) -
支持全民防詐教育|朝和生醫加入「打詐行動」
(6 小時前) -
南投松柏嶺受天宮慶元宵 8888斤米糕桃祈福信眾呷平安
(6 小時前) -
新北婦疑路倒死亡 警依汽車碎片逮酒駕肇逃女送辦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