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館518國際博物館日 探尋瞬息萬變社會中的不變初心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台中 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今年度回應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訂定之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在快速變動社群中的未來」(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以「瞬息萬變中不變的初心」系列活動探討美術館如何在科技日新月異、快速變動的社會狀態中保有初心。國美館今年度更與臺中在地場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博館)、中國醫藥大學立夫中醫藥博物館(立夫中醫藥博物館)、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亞美館)合作,以「香映成趣:博物館&美術館的氣味對話」為題,推出串聯香包活動,邀請大小朋友到館體驗。

▲國美館518主題活動「打開我的珍奇箱」學員分享作品。(國美館提供)
「瞬息萬變中不變的初心」系列活動針對不同年齡層群眾規劃設計,其中主題活動「打開我的珍奇箱」工作坊,由16世紀時流行於歐洲貴族間的「珍奇箱」(cabinet of curiosities)為出發點,邀請國中以上觀眾運用國美館與科博館的典藏品,以比較研究的概念製作屬於自己的珍奇箱,透過活動引導學員思考跨領域相互激盪後的可能性,也藉由打造珍奇箱的過程,理解認識館所如何運用讓展品與大眾對話。
針對家庭團體推出的「小手拉大手x博物館的前身」則延續國美館已辦理三年的家庭導覽活動規劃核心,帶領參與者從當期特展「廖修平90大展」展場出發,對照展出作品中的廟飾符號與文化符碼,爬梳博物館的神聖起源,並思考美術館的演變及探討館所的未來意義。以所有大眾為對象的「初夏守護香包」體驗活動,同樣回應廖修平作品的文化密碼,擷取國美館典藏〈節慶之門〉中經衣上的符碼,邀請參與者手繪個人獨有的守護符,並填充裝入中國醫藥大學立夫中醫藥博物館張文德副館長配置「防小人配方」,在初夏時分帶回能於日常中辟邪穢、添好運的守護香包。
「香映成趣:博物館&美術館的氣味對話」以連結端午節文化的「香包」為媒介,串聯四個館舍(亞美館、科博館、立夫中醫藥博物館、國美館)運用各自特性設計主題香包,邀請參與民眾製作個人專屬的「防鬱香包」、「防蚊香包」、「防疫香包」及「守護香包」。國美館的「初夏守護香包」是「香映成趣」串聯活動的壓軸,製作三個以上館所香包的觀眾,可於活動當日在國美館兌換「香映成趣大禮包」,在保平安的香包之外,也帶回四館的祝福。在繁忙緊湊的當代日常中,歡迎到國美館參與不插電的活動,找回對生活的初心。系列活動分別於5/17(六)、5/18(日)及5/25(日)登場,活動詳情可參考國美館官網:https://reurl.cc/yRlEAO 或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tmofa。
最新社會新聞
-
-
埔里警攜手警友結合公益平台 贈物資助弱勢
(1 小時前) -
六國風味匯聚台南 大員皇冠假日酒店攜手新航打造東南亞美食饗宴
(1 小時前) -
基隆小小球員熱力開踢 迷你足球賽熱血登場
(1 小時前) -
海洋藻類變綠金 海大教授李孟洲團隊在巴黎發明展勇奪金銀銅三大獎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