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湧泉沁涼一夏 宜蘭「蓁巷湧泉園區」活化有成 榮獲2025建築園冶獎

【互傳媒/記者 蘇彩娥/宜蘭 報導】位於宜蘭員山鄉、素有「水的故鄉」美譽的蓁巷社區,近日傳來好消息!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與蓁巷社區發展協會攜手合作活化的「蓁巷湧泉生態體驗教育園區」,歷經整建與重生,不僅於今年5月熱鬧開園,更榮獲2025建築園冶獎的肯定,成為今夏消暑、親水與環境教育兼具的新亮點。

▲調整高程後的湧泉池,設置水道保護工防止污水倒灌,還原清澈水質。(水保署提供)
蓁巷社區地處蘭陽溪高灘地,地下水資源豐沛,長年孕育出豐富的水文化。蓁巷湧泉原本是早年水利灌溉設施,後來逐漸轉為居民生活用水與戲水用途。然而,隨著設施老化與水質惡化,園區一度封閉,成為當地人引以為憾的記憶。蓁巷社區理事長陳玉麟表示,社區居民對湧泉充滿情感,此次能夠藉由農村再生資源活化,重新賦予湧泉園區新的生命,不僅帶動社區參與,更讓水文化代代傳承。
為重現湧泉生機,農村水保署臺北分署投入整體規劃與施工,採取清淤、改善水道與設施升級等手法,解決長年淤積與水質劣化問題。分署長蔡金龍指出,蓁巷湧泉園區以「生態」、「親水」、「教育」為三大主軸,透過清除池底污泥、增設多孔隙結構、水道保護工等設計,不僅提升出泉效率,也有效防止污水倒灌。水質清澈透明,成為夏季清涼戲水的天堂。
整體園區設計巧妙融合自然與人文。池畔規劃有鋼構拱橋與高透水碎石步道,營造出流暢的8字型散步動線,沿途設有洗滌區、休憩棚架等生活機能,滿足居民與遊客親水需求。園區內另一側為生態池,作為原生水草與水生植物復育基地,並搭配複層綠植景觀,不僅提升碳吸附功能,更成為觀察生態的教育場所,讓民眾在遊憩之餘,也能深刻體會環境永續的理念。
除了硬體設施升級,蓁巷社區更善用園區作為文化活動平台。啟用當天舉辦「湧泉潑水節」,結合水上遊戲、音樂演出與在地農村料理,吸引大量親子家庭參與,熱鬧非凡。此外,社區更規劃系列四季文化體驗活動,從鐵牛車導覽、在地芋冰品嚐、茵陳蒿手工皂DIY等,讓遊客能深入認識員山的農村風貌與自然生態。
農村水保署補充,蓁巷湧泉園區是員山多處水文化復育成果之一,同樣位於員山的「三角埤親水廊道」與「櫸山水水環廊道」亦是結合生態與休閒的熱門景點,未來將整合資源,推動宜蘭成為具指標性的低碳親水觀光帶。
此次蓁巷湧泉生態體驗教育園區的成功活化,也受到2025年建築園冶獎評審團的高度肯定,讚譽其在景觀營造與環境永續上的創新與用心。此舉不僅提升社區形象,更彰顯農村再生計畫的實質成效,為全台農村社區活化樹立良好典範。
想要親身體驗宜蘭水文化與天然湧泉魅力的朋友,不妨規劃一場夏日小旅行,深入蓁巷社區,體驗涼爽湧泉、悠閒農村生活與豐富的文化活動,一起為夏天留下最沁涼的回憶!
最新社會新聞
-
-
南投埔里警有「雷達隊長」 鷹眼逮獲取款車手
(38 分鐘前) -
彰化縣打造低碳永續家園 銀級認證全國第二、社區齊力邁向淨零願景
(41 分鐘前) -
花蓮市住宅大樓火警 4人送醫1人無生命跡象
(46 分鐘前) -
盧秀燕肩負五大任務出訪澳洲 拓展台中經貿、文化
(5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