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建國二村彩繪行動 眷村牆面換新妝 共創記憶與創意交織空間

【互傳媒/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虎尾建國二村正以嶄新姿態翻轉歷史印記。雲林縣政府推動「虎尾鎮新舊城區縫合計畫(二期)」,將退役眷村轉化為社區共融場域,並於7月26日展開彩繪妝點行動,透過居民與志工齊力揮灑色彩,讓斑駁牆面重新說故事,形塑融合記憶與創意的公共空間樣貌。

居民志工揮筆上色,斑駁牆面 說故事,重塑記憶與創意交織的公共空間。(記者廖承恩翻攝)
這場彩繪行動集結社區居民、親子家庭與志工夥伴共同參與,由藝術指導團隊統籌設計,引領群眾以筆為工具、牆為舞台,描繪「童趣記憶」、「自然共生」與「眷村故事」三大主題。畫作不僅展現地方風貌,也訴說人與土地的深刻連結,使建國二村從歷史遺跡蛻變為情感載體。
活動現場特設親子創作區,讓孩童在互動中認識在地、親近社區,從小建立美感與生活環境的關聯。另有環保回收素材展示與志工導覽站,傳遞永續理念,強化參與者對環境與社區責任的認同,實踐「共學」、「共作」、「共榮」的社區治理精神。

彩繪行動集結社區居民、親子家庭與志工夥伴共同參與。(記者廖承恩翻攝)
雲林縣政府城鄉發展處長林長造表示,建國二村經長期景觀調整與歷史梳理,已逐步轉型為能與民眾生活對話的開放場域。本次彩繪行動,不是表面的美化工程,而是深層的文化激活與空間再造,讓居民在創作過程中找回地方主體意識,讓村落不再是記憶死角,而是共感、共識的起點。
縣府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跨部門合作與社區動能挹注,深化公共空間營造,將文化與生活無縫接軌。建國二村不僅是歷史的遺緒,更是當代創意與鄰里共識的實驗場,將以行動累積社區資本,打造雲林具標誌性的生活文化地景。

每筆色彩皆為參與見證,既是 藝術創作,更是民主實踐的具體行動。(記者廖承恩翻攝)
本次行動亦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體現「優質教育」與「永續城鄉」雙重價值。讓每一次刷上的色彩,不只是藝術創作,更是社會參與與民主實踐的具體痕跡。從眷村的過去出發,朝向共融、共築、共創的未來前行。
最新社會新聞
-
-
辦柯案檢察官升職惹議 法務部長:依法圈選
(51 分鐘前) -
僑委會海外青年語文研習班 大葉大學成文化交流平台
(1 小時前) -
不爽遭討3百萬債!板橋肉攤老闆持「殺豬刀」砍友7刀
(1 小時前) -
跨界推薦新北庇護禮 《五厚食光》暖心開箱 茶餅禮盒預購起跑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