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斬斷城鄉鴻溝:師生一人一平板全面上線讓孩子贏在起跑點!!

【互傳媒/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雲林縣政府宣布成為全國首例:國中小「師生一人一平板」全面上線,縣長張麗善今(8)日在斗六國小主持啟動記者會,宣示以硬體普及翻轉學習起跑點,讓偏鄉孩童不再落後。此次計畫涵蓋縣內195所縣立學校、4850名教師與約四萬名學生,從8月25日開學日起即完成配發,實現全員數位學習的里程碑。

雲林195校師生齊配平板,全面邁向數位學習新紀元。(記者廖承恩翻攝)
張麗善指出,教育不是選項而是責任;縣府自籌新台幣二億七千五百六十三萬元,補足教育部政策缺口,向城鄉差距宣戰。她直言:「我們要斬斷城鄉鴻溝,讓每個孩子都能公平掌握未來」,並要求教育處建立維運與問責機制,對設備與教學成效毫不妥協。
教育處長邱孝文說明,教育部「生生有平板」政策原以偏鄉達成一生一平板、其他地區六人共用為主,造成資源落差。雲林以實際行動扭轉窘境,補足58所學校共需一萬九千六百台平板,除採購外也同步升級校園網路、導入管理平台,並設立快速維修通報與備援機制,確保教學不中斷與設備長期可用。
啟動典禮由斗六國小學童熱舞揭序幕,現場除有議員與教育界代表外,安排水洗式智慧黑板與平板互動教學示範,師生同步體驗雲林版數位教學場景。縣府宣布教師增能研習即刻啟動,將派駐巡迴技術支援團到校協助落實課堂運用,並提供線上教案庫與年度教學評估報表。

張麗善親身操作平板教學,體驗數位互動課堂魅力。(記者廖承恩翻攝)
從長遠觀之,縣府計畫結合智慧教育中心、六大科技中心與數位辦公室資源,配套推動AI素養、運算思維、素養導向課程及雙語融入,透過無遠弗屆的資訊網絡連結國際,讓學童具備世界觀與競爭力。縣府表示,接下來將以可量化指標追蹤成效,包含資訊素養、學科成績與實作能力等面向。
縣府強調這不是一次性配發,而是一場制度化的教育升級;全機四年保固與軟體更新規劃同步到位,未來將持續監測設備使用與維護、教師專業成長與課程成效,並呼籲家長與社區共同參與資安與使用規範,朝向教育公平與SDG4優質教育目標邁進。縣府並承諾每學期公開使用與成效報告,接受議會與民眾共同監督。
最新社會新聞
-
-
陶藝也能觸動心!王龍德「心相‧醉陶展」
(50 分鐘前) -
八塊厝民俗藝術村×兒童玩具圖書館 跨界舉辦聯合市集
(1 小時前) -
竹縣勞工處長、副處長涉賄放水勞檢 裁定交保限居
(1 小時前) -
「伯公行桃園:客家伯公特展」登場 深化市民對客家文化理解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