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員林高中生張博程迎媽祖進校園 《拾光啓程》展出信仰與創新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彰化 報導】「如果有一天,你所熱愛的文化與傳統被認為該被時代淘汰,你會怎麼做?」國立員林高中學生張博程用行動給出了答案。這位來自彰化二林的少年,將對信仰文化的熱情化為《拾光啓程》個展,於校內「藝站」展出,更親赴北港朝天宮迎請媽祖聖駕進校觀展,在師長與校方支持下,創造了一場傳統宮廟信仰與現代校園藝術空間難得的對話。
張博程自幼浸潤在濃厚的信仰文化氛圍中,神明對他而言不只是膜拜的對象,更是心靈的依靠。他看見傳統逐漸被忽略,決定用藝術和設計來延續文化,因此創立「程朝閣文創工作室」,嘗試透過客製化繪圖與文創設計,賦予傳統文化新的生命。

▲張博程同學與學校師長前往北港朝天宮迎請北港媽祖到校觀展。(記者林明佑翻攝)
對於這份執著,員林高中校長楊豪森表示,學校的存在就是為學生搭建舞台,讓孩子有機會展現才華與夢想,博程把信仰與藝術結合,展現了年輕世代對傳統文化的新詮釋,這是值得驕傲的創舉。

▲員林高中楊豪森校長(左)很支持博程投入自己熱愛的領域。(記者林明佑翻攝)
楊豪森指出,學校設立的「藝站」展覽空間自啟用至今約兩年,已舉辦第17檔展覽,而這次的《拾光啓程》格外特別,展場的佈置大家一看就能感受到用心,這都是由我們博程同學親自完成。他對宗教文化有著濃厚興趣,這次更特別的是,在主任的陪同下,他親自前往北港朝天宮,恭迎媽祖聖駕蒞校觀展。並且,展覽自開展以來,每節下課都吸引許多同學參觀,是「藝站」歷來參觀人數最多的一次,意義非凡。
員林高中生張博程表示,這次展覽的發想源自於他對媽祖文化及傳統信仰的高度熱忱。然而,他觀察到一般大眾對傳統文化往往存有較多負面印象,因此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透過創新手法讓大眾重新認識並接受這些文化。
張博程說,我嘗試以攝影、錄影製作成影片,也透過繪畫和模型創作,把傳統文化轉化成不同的形式,呈現在展覽中。希望同學們能從新的角度去發現,這些文化並不是老舊僵化的,而是可以與現代生活融合,展現更多創新的可能。
張博程自幼浸潤在濃厚的信仰文化氛圍中,神明對他而言不只是膜拜的對象,更是心靈的依靠。他看見傳統逐漸被忽略,決定用藝術和設計來延續文化,因此創立「程朝閣文創工作室」,嘗試透過客製化繪圖與文創設計,賦予傳統文化新的生命。他說:「創新使它被接受,延續使它不被遺忘,賦予它新的生命,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展覽舉辦地「藝站」更有其故事,它源於學生黃郁涵以「懷才不遇」為題的裝置作品,引發校方共鳴,進而將原本的獎盃陳列室改造成展覽空間,自去年3月啟用以來,全由學生自主規劃,至今已舉辦17檔展覽,成為校園藝術的重要平台。
《拾光啓程》不僅是張博程的創作成果,更是他對文化傳承的具體實踐,他用行動回應了自己的提問:當傳統面臨挑戰時,可以選擇拾起它、理解它,並用創新讓它繼續前行。員林高中也誠摯邀請各界人士到校觀展,感受這場年輕世代與神明之間跨越時空的動人對話。
最新社會新聞
-
-
新光三越復業首日交通大致順暢 市府多管齊下維持秩序
(33 分鐘前) -
最Chill的星空電影院! 2025台中國際動畫影展市民廣場放映
(39 分鐘前) -
基隆各界紀念孔子誕辰2575年 邱佩琳主祭三獻禮 致敬教育典範
(49 分鐘前) -
花蓮光復鄉街道滿是淤泥 大型器械深夜趕工清理
(55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