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1° / 20° )
氣象
2025-10-16 | 互傳媒

福德國小世界糧食日 從盤中剩食看見地球未來

福德國小世界糧食日 從盤中剩食看見地球未來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彰化 報導】為響應聯合國世界糧食日,彰化縣永靖鄉福德國小今年已堂堂邁入第三年,精心規劃一場深具教育意義的惜食體驗活動。學校秉持「生態環境,培植淨零實踐力」的教育理念,將閱讀教育、環境教育與食農教育等核心素養巧妙融入課程中。本次活動特別利用學校午餐剩餘的白飯,結合在地當季新鮮食材,帶領學童親手製作美味的日式飯捲。


福德國小世界糧食日 從盤中剩食看見地球未來
▲在副執行長及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化身為小廚師,將午餐剩餘的白飯巧妙地與在地當季蔬菜、肉鬆等食材結合,親手捲起一個個扎實飽滿的日式飯捲。(福德國小提供)

活動一開始,由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的邱慧珊副執行長帶來一場生動活潑的故事導讀。她以繪本《蔬菜逃走》為引,透過故事中蔬菜們的奇妙旅程,引導小朋友們思考食物的來源與珍貴性,並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以及惜食不浪費的生活態度。隨後,在班級導師蕭佩真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捲起袖子,將午餐剩餘的白飯巧妙變身,搭配當季蔬菜、肉鬆等在地食材,親手製作出屬於自己的日式美味飯捲。這不僅是一場烹飪體驗,更是一堂深刻的惜食教育課,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學習珍惜食物。


福德國小世界糧食日 從盤中剩食看見地球未來
▲卓鴻賓校長指出,學校的「台美生態大使」每日會在午餐後,拿著紀錄板和磅秤,仔細地測量並記錄下各班的剩飯量與廚餘量。透過數據化管理,讓全校師生都能正視剩食問題,共同為減少浪費而努力。(福德國小提供)

卓鴻賓校長對於本次世界糧食日課程規劃給予高度肯定,並深刻闡述其背後的教育意涵。他指出:「福德國小作為台美生態學校計畫的一員,我們不僅重視知識的傳授,更將環境永續的理念深植於學童日常生活中。」


福德國小世界糧食日 從盤中剩食看見地球未來
▲學校秉持「生態環境,培植淨零實踐力」的教育理念,將閱讀教育、環境教育與食農教育等核心素養巧妙融入課程中。(福德國小提供)

卓鴻賓校長分享道,學校台美生態大使發現每日全校約產生20公斤的午餐剩餘白飯及6.5公斤的廚餘。為有效減少廚餘產生,學校每日由學生們協助回收約2公斤的廚餘,並將這些廚餘透過學校的廚餘機製成高品質的有機肥料,再用於校園菜園的栽種。這不僅成功實踐了「資源循環利用」的淨零綠生活目標,有效減少了垃圾產生量,降低環境污染,更讓孩子們親眼見證了食物從「廢棄物」轉化為「養分」的奇妙過程,深化了對生態鏈的理解與尊重。


福德國小世界糧食日 從盤中剩食看見地球未來
▲活動的最高潮,莫過於品嚐自己親手製作的日式飯捲。孩子們滿足地咬下用「剩飯」變身而來的美味成果,這一刻,惜食不僅是一個概念,更是一種可以品嚐、可以分享的快樂課程體驗。(福德國小提供)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邱慧珊副執行長表示:「我們很榮幸能與福德國小一同推動惜食教育。透過繪本導讀與動手實作,讓孩子們從小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了解每一粒米、每一根蔬菜的得來不易,是培養他們感恩與負責的重要一環。」

班級導師蕭佩真老師則說:「這次的飯捲體驗特別有意義,將午餐的剩餘白飯再利用,讓孩子們在動手做的過程中,親身體會惜食的重要性。看到他們開心地品嚐自己製作的飯捲,並主動分享惜食的想法,讓我覺得非常感動,相信這堂課已在他們心中種下了珍惜的種子。」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