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2° / 20° )
氣象
2025-11-06 | 互傳媒

雲林啟動智慧農業新紀元 氣候調適示範場域展現農業韌性新力量

雲林啟動智慧農業新紀元 氣候調適示範場域展現農業韌性新力量

【互傳媒/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面對極端氣候衝擊,雲林縣政府今(6)日與國立臺灣大學攜手,在褒忠鄉新湖合作農場附設山哥農場舉辦「農業氣候變遷調適示範場域觀摩日」。活動匯聚產官學能量,展示智慧農業技術如何化解乾旱、暴雨與高溫等挑戰,為臺灣農業開創具韌性、永續的新局。


雲林啟動智慧農業新紀元 氣候調適示範場域展現農業韌性新力量
農業氣候變遷調適示範場域觀摩日,在褒忠鄉新湖合作農場附設山哥農場登場。(記者廖承恩翻攝)

縣長張麗善表示,氣候變遷帶來的乾旱、強降雨與劇烈氣溫變化,已成為農業發展的最大挑戰。雲林是臺灣農業重鎮,縣府責無旁貸必須帶頭推動調適行動。這次示範觀摩活動,正是縣府落實「雲林縣農業部門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的重要成果展現,期望讓調適技術從實驗室走進農田,讓智慧農業成為面對氣候衝擊的「保命科技」。

活動由臺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童慶斌教授研究團隊規劃執行,結合縣府輔導的智慧農業補助計畫,在農場設置微氣象站、環境感測與自動控制系統,模擬不同氣候風險情境。現場展示包括透水鋪面工法、農場微氣象監測、作物與淹水模式資訊平台、智慧溫室降溫設備及魚菜共生系統等,完整呈現從「氣候衝擊」到「應變行動」的全程調適鏈。


雲林啟動智慧農業新紀元 氣候調適示範場域展現農業韌性新力量
雲林啟動氣候調適示範場域 ,智慧農業展現在地韌性與永續新力量。(記者廖承恩翻攝)

童慶斌教授指出,這次以「分組導覽」方式呈現,讓農民能親眼見證科技如何協助農業轉型。例如智慧溫室可即時感測溫濕度並自動降溫;微氣象站能即刻回傳風速與雨量數據;魚菜共生系統則實踐循環利用與節水栽培。透過現場體驗,參與者深刻感受「科技種田」不再是口號,而是抵禦氣候變遷的實際力。

活動尾聲並舉行綜合座談,邀集縣府代表、學研機構及農企業共同探討如何加速技術落地與資源整合,推動雲林成為全國智慧農業調適示範基地。與會者一致認為,唯有跨界合作、數據共享與持續創新,才能讓臺灣農業在氣候變遷的浪潮中站穩腳步。


雲林啟動智慧農業新紀元 氣候調適示範場域展現農業韌性新力量
設置微氣象站、環境感測設施及環境控制系統。(記者廖承恩翻攝)

雲林縣政府強調,農業是雲林的根,也是縣民生活的脈動。從氣候行動到智慧科技,每一步都是為了守護農民與土地。此次觀摩活動不僅展現縣府推動氣候調適政策的具體成果,也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2項「永續消費與生產」及第13項「氣候行動」。縣府將持續推動智慧農業、強化地方韌性,與農民攜手打造更永續、更有生命力的農業新時代。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