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挺陸配大遊行 籲放寬除籍補件保障基本人權

【記者 彭姿穎/台北 報導】雖然傾盆大雨午後卻難得放晴,彷彿老天爺也願聽見陸配的心聲。5月10日下午,由更生黨、新黨等政黨與民間團體共同發起的「挺陸配、反迫害」大遊行,中正紀念堂國家音樂廳門口集合,吸引來自全台各地數百名陸配與支持者參與,訴求政府放寬具結替代規定,不應強制要求已取得身分證的原陸籍配偶補件「喪失原籍證明」,以保障陸配基本人權與生活穩定。
集結出發訴求具結替代喪失原籍證明
遊行於下午3時從中正紀念堂出發,行經信義路、林森南路與濟南路,最終抵達立法院群賢樓前,隊伍高舉「挺陸配、反迫害、反霸凌」等標語,齊聲高喊口號,氣氛和平卻不失激昂。發起人吳軾子指出,此次訴求明確,希望透過具結方式,讓年滿65歲者、中低收入戶、或近五年未返回中國大陸者可免除補件義務,同時建議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讓已取得中華民國身分證的陸配不需再提供「除籍證明」。

▲此次大遊行由更生黨、新黨等政黨與團體共同發起。(記者丁倩攝)
我們不是敵人!陸配家庭現身說法
來自江蘇的陸配陳小姐接受採訪時哽咽表示,1995年從江蘇來台定居,當年辦理居留並未要求提交「喪失原籍證明」,如今30年過去,子女都已成家立業,卻被要求補件,實在難以接受。她說:「我寄了很多資料回大陸,還得再跑一趟處理公證,對我們來說真的是一種折磨。」
另一位陸配劉小姐也說,雖未直接受到本波補件通知影響,但身邊許多陸配姐妹心生恐懼,不敢發聲,「我們是這片土地的媽媽,是家的一部分,不該被貼標籤,更不該被歧視。」
在野政黨齊聲相挺呼籲修法止歧視
遊行現場聚集多位在野政黨代表聲援。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強調:「兩岸一家親,政府怎能這樣刁難陸配?她們是弱勢中的弱勢,不該成為政治操作的對象。」
新黨副秘書長游智彬則表示,這群陸配多數已在台灣落地生根、工作納稅,是穩定社會的重要力量,「政府不該把她們當成假想敵,而應該視為連結兩岸的橋樑。」
新黨青年部副主任譚傳紹指出:「我們收到一封封陳情信,許多陸配在台灣陽光下卻感受不到溫暖,只要這不公的政令一日不撤,新黨就一日不會停止為她們發聲。」
台灣工黨副主席王輝丹則從性別與和平角度出發,表示:「陸配是兩岸和平的最佳呼喚者,她們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和平的基石。希望社會給予更多溫柔的力量,讓她們能安心在台灣生活、發展。」

▲遊行於下午3時從中正紀念堂出發,行經信義路、林森南路與濟南路,最終抵達立法院群賢樓前。
現場民眾發聲:這不是政治,是人權
不少參與者是帶著孩子來的陸配家庭,也有支持者自發上街力挺。來自桃園的林小姐說:「我不是陸配,但我覺得不能因為政治,就剝奪這些人的尊嚴與安穩生活。他們早就是台灣的一分子了。」
從高雄搭車北上的李太太則說:「我來支持我的鄰居,她是陸配,一路把孩子拉拔長大、照顧公婆、從沒領過補助。她是這塊土地最溫柔、最有力的支撐。」
台大學生陳同學在現場表示:「我來觀察,也是想聽聽陸配怎麼看這件事。原來她們不是在抗爭,而是在捍衛基本人權!」
遊行最後由發起人吳軾子代表,向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一分局遞交陳情書,正式表達此次訴求。整場活動於下午4時和平落幕,主辦單位呼籲立法院各黨團儘速啟動修法程序,讓「挺陸配、反迫害」不只是口號,而是實質的制度保障與社會尊重。(照片記者丁倩拍攝)
最新社會新聞
-
母親節感恩週 萬華幼兒園用愛譜寫感恩樂章
(8 小時前) -
針對議員關心對等關稅衝擊問題 陳其邁:提供多面向支援掌握商機
(9 小時前) -
糖果包裝藏毒品 高雄市觀護協會校園反毒宣導警示學童睜大眼睛
(9 小時前) -
高雄產業與轉型超前部署 陳其邁:整合資源創造更好生態系因應市場需求
(9 小時前) -
應曉薇與柯文哲通話談京華城 朱亞虎:推測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