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0°
( 32° / 29° )
氣象
2025-07-15 | 創新聞

幸福經濟學新樣本:從Good Cho’s看品牌如何創造高共鳴價值

幸福經濟學新樣本:從Good Cho’s看品牌如何創造高共鳴價值

【創新聞記者陳光蘊 / 台北報導】台灣貝果品牌好丘Good Cho’s,7月15日於台北舉行品牌記者會,正式宣布啟動全新品牌宣言「Well Being」,並由金馬金鐘提名藝人李霈瑜(大霈)擔任品牌大使,親自參與聯名產品《開香好事花生貝果》研發。同時,品牌與11家理念契合的異業夥伴跨界合作,從食品、保養、服飾、運動、空間、財金與科技,落實「平衡、自在、好好過」的核心價值。


幸福經濟學新樣本:從Good Cho’s看品牌如何創造高共鳴價值
▲好丘品牌大使大霈(李霈瑜)與好丘創辦人馬天宗。(圖/業者提供)

一場由貝果出發的生活革命,正悄然發酵這場聲量與行動並重的品牌升級,不僅是一場生活風格的轉型,更是新型態「幸福經濟」的企業樣本。

從烘焙品牌到生活解決方案,好丘如何跨界打造「幸福新經濟」?

根據好丘創辦人馬天宗的說法,「Well Being」不僅是品牌精神,更是行動指南。從實體貝果到生活提案,好丘正轉型為「生活解決方案供應者」,以「Doing well by doing good」為核心,推動八大面向的幸福力:身體、情緒、經濟、人際、心靈、知性、環境、志趣。

品牌策略上,好丘已不再侷限於食品領域,而是打造完整生活風格的「價值鏈聯盟」。透過與CSD中衛、Fermi、URBAN RESEARCH、國泰金控、數位時代等不同領域夥伴協作,共同倡議幸福日常的實踐方法。

這種模式,呼應當代消費者從「消費產品」轉為「參與價值」的轉變趨勢。

明星效應轉為品牌人格 李霈瑜以「真實生活樣貌」深化連結

品牌大使李霈瑜的加入,不僅僅是代言,更像是「Well Being」的實踐者與共創者。從貝果開發、產品設計到即將推出的Podcast節目,她以自己的生活哲學演繹品牌精神:

「做什麼像什麼,也要像自己,慢慢地累積自己的快樂與自信底蘊。」

她與好丘聯手開發的《開香好事花生貝果》,使用在地原料如雲林東和村的石磨花生醬、台中大雅的十八麥、彰化北斗的香菜,結合風味與永續訴求,讓一顆貝果成為「幸福生活半徑」的載體。

從明星生活方式的分享,到參與商品研發、內容創作,她具象化「品牌人格」,進一步強化品牌與消費者間的情感黏著。


幸福經濟學新樣本:從Good Cho’s看品牌如何創造高共鳴價值
▲Well Being參與品牌大合照(啤酒頭創辦人葉奕辰、好時光共同創辦人潘怡芳、林昀樵、國泰金控策略溝通部經理汪祺凱、好丘創辦人馬天宗、好丘品牌大使大霈(李霈瑜)、數位時代執行長陳素蘭、Fermi主廚James Sharman、Alife Holdings 執行長游適任、CSD中衛總經理張德成、一寸鮮營運總監鄭毅、URBAN RESEARCH台灣區總經理菱川直哉、營運總監張明珊。(圖/業者提供)

八大面向打造幸福閉環 跨產業結盟讓理念變日常

好丘此次串聯11大合作品牌,打造可落地的Well Being生活提案:

  • CSD中衛:推出聯名健康口罩與清潔用品,強調身體平衡與日常防護時尚。
  • Fermi手工義大利麵:每日現磨台灣小麥,實踐Real Food與減碳供應鏈。
  • 10/10 HOPE、綠藤生機:強調純淨保養與永續美學。
  • 好時光女生運動樂園:提倡身心合一的女性運動生活。
  • 國泰金控:提供金融教育,提升經濟韌性與自我掌控力。
  • 數位時代:導入科技與創新學習觀點,支援知性成長與未來職涯探索。

這些合作並非行銷噱頭,而是以系統化方式構築「幸福經濟閉環」,讓Well Being不只是理念,而是可以「吃到、穿到、體驗到」的生活提案。

觀察重點:從消費轉向共創 Well Being正成為新經濟賽道

在全球ESG、DEI等趨勢驅動下,企業的社會角色正悄然改寫。好丘此次以「Well Being」為策動軸心,串聯跨界品牌並打造可操作的實踐框架,不僅深化品牌價值,更開創一條融合商業與生活意義的新路徑。

相較過往品牌多僅止於口號倡議,好丘此次以具體商品、服務、內容與場景,完成從產品導向到生活導向的「價值轉譯」。這是品牌走向「社會參與者」與「文化創作者」的具體範例。


幸福經濟學新樣本:從Good Cho’s看品牌如何創造高共鳴價值
▲好丘全新聯名貝果《開香好事花生》貝果。(圖/業者提供)

讓幸福不再抽象,而是日常選項

從《開香好事花生貝果》一口咬下的瞬間,到即將上線的Podcast與生活提案場域,Good Cho’s正讓「幸福」這件事,不再只是情緒或空談,而是可實踐的日常選項。

正如李霈瑜所說:「允許自己難過、也珍惜快樂,這些都是Well Being的一部分。」

對企業而言,「好好過」的力量,也正是品牌永續競爭力的新起點。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