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7° )
氣象
2025-07-29 | 創新聞

教育不只是給魚,而是給釣竿 ! 一場真正翻轉學力的公益行動

教育不只是給魚,而是給釣竿 ! 一場真正翻轉學力的公益行動

【撰文/創新聞記者陳光蘊︱採訪後記】 「我也是靠自學走到今天,希望孩子們能在有限中看見可能。」——蔡尚樺 / 「學習是學生的基本功,給他們練習的空間比什麼都重要。」——王齊麟

身為一位教育線記者,我每天接觸無數的教育改革議題與政策走向;但直到我的孩子升上國一,我才真正體會,108課綱所掀起的這場浪潮,不只改變了教育現場,更直接衝擊了我們做父母的學習焦慮。


教育不只是給魚,而是給釣竿 ! 一場真正翻轉學力的公益行動
▲(圖/創新聞記者陳光蘊攝2025.07.29)

從「記熟、考高分」到「會讀、會用」,孩子的挑戰越來越深,也越來越廣。
尤其是身處AI急速發展與素養導向題型全面上路的今天,學習資源是否到位,已經成為影響孩子學習自信與未來選擇權的關鍵差距。

我參加了一場記者會,看見的不只是教材,而是一份希望

那是一場由 TKB台灣知識庫與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 共同發起的公益記者會,主題是《會考制霸推手》計畫──針對全台100所學校的國中生,捐出總價值超過2,000萬元、共500套的素養導向教材與影音課程。

我原本以記者身份進場,但那天我卻是以一位家長的心,聽完每一段話。

我想,很多爸媽也和我一樣:孩子開始面對會考,但我們還在尋找「該怎麼教、該怎麼幫」的方向;市面上的補習與參考書琳瑯滿目,但並非每個家庭都能負擔,也不是每種方法都適合孩子的學習風格。

這次公益教材最大的亮點,在於它跳脫傳統死背死記的補救邏輯,而是著重:

  • 「教得好、學得會、用得出來」的素養實戰,
  • 包含國英數社自五科、三階段模組學習策略(概念統整+歷屆試題+素養實戰),
  • 搭配影音教學,打造完整自學系統。

這樣的資源,對於資源匱乏地區的孩子來說,不只是教材,更是改變命運的工具。


教育不只是給魚,而是給釣竿 ! 一場真正翻轉學力的公益行動
▲(圖/創新聞記者陳光蘊攝2025.07.29)

從補救到賦能:教育的角色,正在改變

計畫的主持人之一、TKB董事長丘昌其博士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教育不只是給魚,而是給釣竿。」

這不正是我現在最希望孩子擁有的能力嗎?——不是要他死記知識,而是懂得如何從問題中找到路、從理解中應用知識,真正能「自學、自解、自成」。

也因此,這套《會考制霸》教材背後的教學哲學不僅感動了我,也讓我重新思考該如何陪孩子一起走過國中這三年,而不是只是一直「追進度」。

作為國一新生家長,我的真實焦慮與重新出發

我家孩子剛升國一。暑假這段時間,我試著陪他複習小六的基礎,也接觸了幾套補充教材——有些太簡單,有些太難;更有些讓他一看就抗拒。

但這套《會考制霸》的試閱教材,我自己也翻過,卻發現孩子的回應出奇地好:

「爸爸,這個我好像比較看得懂,而且題目很像老師說的那種會考題耶!」

那一刻,我知道:不是孩子不想學,而是我們還沒找到對的方法。


教育不只是給魚,而是給釣竿 ! 一場真正翻轉學力的公益行動

從兩位代言人身上,我學到不只是「名人效應」

這場公益記者會,還邀請了兩位代言人:蔡尚樺與王齊麟。不同領域,卻一樣真誠。

蔡尚樺說,她就是靠自學,才能從政大一路走到主持人崗位,靠的是「不放棄學習的力量」。
王齊麟更點出:「學習,就像訓練,需要刻意練習與長期積累。」

這讓我想到:其實,我們不也希望孩子能建立一種「自我鍛鍊」的學習節奏嗎?
不管未來進入哪所學校,擁有這樣的思維與方法,才是真正的「會學」。

給孩子一條路,不是幫他決定終點,而是陪他點亮起跑線

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推廣什麼商品,而是想記錄下,身為一個教育記者、也是一位父親,在這個動盪且快速轉變的教育時代下,所看見的一點希望。

我深深相信:「教育真正的力量,是讓孩子能自己站起來學、學得會、用得上。」

如果您也是國中生的家長,如果您也對孩子未來充滿期待與一點點焦慮,不妨一起來了解這套公益教材計畫。不只是為了應付會考,更是為了幫孩子練好學習的「基本功」。

三年後,我希望我的孩子不只是進入理想的頂尖學府,更希望他能自信地說:「我做到了,而且是靠我自己。」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