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30前夕臺灣核定NDC3.0 以具體減碳行動回應全球共作精神

【創新聞記者黃采蓮/高雄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大會(COP30)將於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亞馬遜城市貝倫(Belém)登場,主題聚焦「全球共作」(Global Mutirão),呼籲各國在2030年後加速落實減碳承諾,並於今年提出2035年新版國家自定貢獻(NDC 3.0),作為《巴黎協定》後半程的行動藍圖。呼應這一精神,行政院於11月3日正式核定我國NDC 3.0,設定2035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38 ± 2%,以具體作為回應COP30的全球合作行動。

cop30核心在把COP28全球盤點後的缺口,轉為部門減碳與資金配置的具體路線(圖/翻攝網路)
環境部指出,臺灣雖非公約締約方,但持續自主遵循《巴黎協定》與COP28決議精神,透過跨部會協作與社會對話,凝聚全民共識,制定具挑戰性的長期減碳藍圖。該計畫以2005年為基準年,分階段設定2030年減量28%、2032年減量32%、2035年減量38%的目標,並涵蓋能源轉型、綠色金融、數位雙軸轉型、公正轉型與氣候調適等十項主軸,形成科學為本、公開透明的政策框架。
COP30延續了COP28杜拜會議的核心精神,全球首次「氣候盤點」(Global Stocktake)之後,各國必須從盤點結果走向行動落地。今年會議將集中於三大議題:一是各國部門性減量目標與監測機制的具體化;二是新集體氣候資金目標(NCQG)與碳市場治理框架;三是自然本位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與森林碳匯治理,特別是亞馬遜與東南亞地區的碳儲潛力。
行政院長卓榮泰在院會中裁示指出,COP30領袖峰會召開之際,臺灣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已自主提出具國際水準的減碳目標,並核定20項減碳旗艦行動計畫,要求各部會積極推動,加大加快減碳力道。環境部長彭啟明亦強調,NDC 3.0是高度挑戰的「登月級目標」,需社會共識與產業協力共同推進,臺灣將以具體行動回應COP30的全球共作精神,展現邁向淨零永續的決心。
最新社會新聞
-
-
中市建設局嚴陣以待防「鳳凰」來襲 全面戒備守護市民安全
(1 小時前) -
長照再升級!9月起聘有外籍看護家庭也可使用日照服務
(1 小時前) -
中市府強化防詐力與識詐力 培育350名防詐種子教師
(1 小時前) -
黃榮利完成民進黨嘉義縣長初選登記 強調「嘉義改變」
(1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