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4-06-05 | 警政時報

清華大學成立「永續棧」丨以AI技術守護河川

清華大學成立「永續棧」丨以AI技術守護河川
清華大學周秀專團隊以人工初篩頭前溪底泥樣本。(圖/記者林照東翻攝)

【警政時報 林照東/新竹報導】


清華大學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舉行了「水清木華:環境科學與永續流域生活圈」永續棧的揭牌儀式。「清華永續棧」將利用清華大學在環境科學和AI技術方面的專長,聯合國科會、水利署、環境部等政府機構,以及荒野保護協會等在地環保團體,共同保護頭前溪等河川流域。


清華大學長期關注新竹地區的河川生態,對頭前溪和客雅溪的河川底泥進行生物毒性檢測,並使用定點攝影機和無人機空拍,結合AI影像辨識技術,標注廢棄物如寶特瓶和鐵鋁罐,為淨川行動提供科學依據。永續棧成立後,研究將進一步推展至鳳山溪流域。



清華大學成立「永續棧」丨以AI技術守護河川
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表示,改善水資源和環境是當務之急。(圖/記者林照東翻攝)

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表示,改善水資源和環境是當務之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包括了淨水及衛生、氣候行動和海洋生態保護。清華永續棧將科學研究轉化為政策推動力,並與民間團體合作,建立完整的行動網絡。他呼籲大家共同努力,實現「水清木華」的願景。


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指出,頭前溪和鳳山溪不僅供應新竹地區民生用水,還孕育了重要的科技聚落——竹科。水利署將與在地夥伴合作,讓這兩條河川更加乾淨。


臺灣永續棧共同召集人、臺師大生科系特聘教授林登秋強調,環境挑戰多元且複雜,因此永續棧強調跨部門、跨領域和資訊互通的合作方式。他相信清華大學有能力完成這項艱巨任務,為頭前溪及全台河川指出永續治理的路徑。


清華大學副校長、首任永續長戴念華表示,校內各單位均設永續長,推行低碳交通、節能設施及太陽能發電。清華最近還成立了永續學院,跨領域整合永續相關研究,以實際行動支持永續發展。



清華大學成立「永續棧」丨以AI技術守護河川
清華大學成立「水清木華:環境科學與永續流域生活圈」永續棧,今天舉行揭牌儀式,左起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理事長彭桂枝、臺灣永續棧共同召集人李明旭、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分署長楊人傑、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臺灣永續棧共同召集人林登秋、清華大學副校長戴念華、清華永續棧主持人周秀專、新竹市產業發展處副處長洪明仕、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劉月梅。(圖/記者林照東翻攝)

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理事長彭桂枝表示,清華永續棧積極連結在地組織,將與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新竹縣關西鎮環境守護協會及台灣河溪網等團體建立夥伴關係。


自去年起,清華大學與富邦人壽、水利署第二河川局、新竹市政府及在地環保組織共同發表了「頭前溪流域行動宣言」。由清華環境所所長周秀專帶領的「底泥檢測與生物毒性研究」和資工系教授黃能富主導的「河川廢棄物即時監測模型訓練」兩個團隊投入護溪行動。


周秀專指出,工廠廢水、家庭汙水及垃圾掩埋場的汙水排入頭前溪中游,污染下游的自來水取水水源。她的團隊對頭前溪進行了重金屬及環境荷爾蒙等檢測,發現底泥中的鎳含量偏高,鋅、鉻和砷含量屬中度污染,並且生物毒性測試顯示可能導致腎臟細胞受損。


黃能富的研究團隊在頭前溪上游架設了智慧遙控攝影機,並以無人機空拍周邊區域,訓練出能自動辨識河川廢棄物的AI模型,辨識準確度達90%以上。他期望提升河川流域的自動化監測程度,為政府制定汙染整治政策提供參考,並指引淨川行動。


「清華永續棧」是國科會「臺灣永續棧」計畫的一部分,將以跨領域研究為核心,分析解決複雜的環境問題,推動臺灣的永續轉型。


原始新聞來源 清華大學成立「永續棧」丨以AI技術守護河川 警政時報.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