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7 | 新頭條
蘭陽隨筆∕梅洲圍與金同春圳的故事
圖、文:楊基山
梅洲圍是宜蘭市梅洲社區的前身,它與嘉慶16年開闢的金同春圳,有著歷史上密切的連結,也豐富了在地的人文,惟一個要詮釋這段史料的碑文,偏偏給誤植了,遲遲未見官方有任何的「更正」,對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堪稱是最大的諷刺。
▲梅洲古城的先春門。
金同春圳的水源之一,為梅洲圍吳惠山的農田湧泉,早期習稱梅洲城仔,也成了一個重要的地理名詞。因此,兩者與移居於此的吳姓大家族,息息相關,咸豐三年(1953),該圍內還發生的「董正官事件」,甚至驚動大清朝廷。
通判(今之縣長)董正官為捉拿糾眾抗官的吳瑳,反遭計殺於現在的宜蘭市大坡路段,為宜蘭史上的大事件,而追本溯源,無論是開設金同春圳的吳惠山,或殺官的吳瑳,均為住在梅洲圍的吳氏家族,正說明其在梅洲圍的重要角色。
▲詔安梅洲古城的祠堂,標示開基祖是吳大成。
梅洲之名源於吳氏家族的原鄉─漳州府詔安縣梅洲鄉,為南宋忠臣吳大成之後,移墾宜蘭而將其定居處命名為「梅洲城」,迄今梅洲鄉仍有座500年歷史且保持完整的梅洲城,特別是城內住的全是客家人,與早年的梅洲圍為客人城,可謂相互呼應。
可惜,1996年執行的社區總體營造計畫,為梅洲社區立碑時,竟將碑文刻成該處居民係來自「廣東梅縣」,對宜蘭史而言,乃是一項重大的「錯誤」,多年來,縣府明知此一瑕疵,卻未作匡正,本周的一項走讀活動,學員即擔心會以訛傳訛。
- 新聞關鍵字: 在地
最新社會新聞
-
-
老翁忘記回家的路 旗山警協助老翁順利返家
(3 小時前) -
赴議會進行施政報告 陳其邁:市府兩年拚四年繳出13個「六都第一」
(4 小時前) -
楠梓產業園區高效率動工 陳其邁:配合政策加速後續開發
(4 小時前) -
壽山動物園歡慶父親節 「動物爸比」展現鐵漢柔情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