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19° / 17° )
氣象
2025-02-01 | 三星傳媒

荒野保護協會保護蓮花寺濕地獲特優 楊文科表揚肯定

(記者余國昌/新竹報導)內政部國家公園署辦理110、 111及 112年度全國濕地保育考核評鑑,新竹縣竹北蓮花寺濕地食蟲植物棲地分別獲評為特優及優等3獎項,該濕地長期由荒野保護協會調查、保育,新竹縣長楊文科日前於主管會報中表揚,並肯定荒野保護協會的長期付出,致力保護瀕臨絕種的植物與其生態環境,「謝謝荒野的努力!」

荒野保護協會保護蓮花寺濕地獲特優 楊文科表揚肯定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辦理110、 111及 112年度全國濕地保育考核評鑑,新竹縣竹北蓮花寺濕地長期由社團法人荒野保護協會守護、保育,經評鑑後,獲得110年度特優、111及112年度為優等,日前也受邀至高雄參與「2025年濕地日」。

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長張正敏(自然名為筆筒樹)至新竹縣政府接受縣長楊文科表揚。楊文科表示,張正敏本職學能為機械,本於熱愛生態、守護環境的心,長期與協會志工投入蓮花寺濕地的守護工作,保護瀕臨絕種的台灣原生種食蟲植物,「這數量比石虎少」,非常難能可貴。

荒野保護協會保護蓮花寺濕地獲特優 楊文科表揚肯定

楊文科表示,由於蓮花寺濕地受軍方管轄,進入時間、人數都受到限制,不過荒野保護協會在此困難環境下,還能守護食蟲植物的棲地,功勞極大,值得肯定,非常感謝荒野保護協會的付出。

張正敏在主管會報中說明,蓮花寺濕地擁有許多稀有植物,這是自然因素的綜合結果,當地原為羊稠溪的舊河道,濕度夠、陽光充足且土壤貧脊,由於食蟲植物多一個捕蟲功能,可適應貧脊地區,目前荒野志工在當地的工作就是維護原先貧養的狀態,守護植物原先生長環境。

荒野保護協會於民國78年在竹北蓮花寺發現許多稀有珍貴的植物,例如長葉毛膏菜,張正敏指出,當時長葉毛膏菜在蓮花寺周邊普遍分布,不過到民國80年代數量就變得稀少,到民國86年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成立,紀錄只剩下39株,此外志工也於蓮花寺濕地發現,除了長葉毛膏菜之外,還有8至9種瀕危植物,因此志工每個月都去棲地守護、紀錄。

張正敏也說,蓮花寺濕地的稀有植物瀕危的狀況也與人為開發有關,如興建攔砂壩與步道等,都影響植物的生長,因此荒野保護協會認為有責任去守護,不讓台灣原生種作物在這片土地上消失。在守護棲地的過程也遭遇重重困難,張正敏說,荒野保護協會也致力將蓮花寺濕地申請為正式濕地,但目前尚未成功。也因濕地為軍事管轄範圍,荒野保護協會志工前往頻率、人數都須事先申請,而主要工作也是記錄、移除外來種、抑制周邊草遮擋稀有植物的日照,而其他植物也會因生長習性守護。

張正敏表示,荒野保護協會在蓮花寺濕地的守護工作已經超過28年,未來也會持續下去,此次很榮幸獲得內政部鼓勵,也期望讓更多新竹地區的朋友了解「這邊有一個珍寶」。新竹縣政府農業處指出,縣轄依據「濕地保育法」劃設的法定濕地包含「新豐重要濕地國家級」及「鴛鴦湖重要濕地國家級」共2處,管理單位分別為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及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而竹北蓮花寺濕地食蟲植物濕地由於受軍方管轄,也未獲軍方同意,經內政部審核暫不列入地方級濕地。因該處濕地的特殊性,內政部國公園署及新竹縣政府仍持續補助經費由社團法人荒野保護協會進行濕地的調查維護工作。

蓮花寺濕地範圍約1.2 公頃,位於縣轄竹北市貓兒錠段拔子窟小段 4910地號軍事管制區內,土地管理單位為國防部軍備局。荒野保護協會於濕地內發現食蟲植物包括有茅膏菜科的小毛氈苔、寬葉毛氈苔和長葉茅膏菜及狸藻科的長距挖耳草,為紅皮書列為國家瀕危物種,其中長距挖耳草已經數年未在蓮花寺濕地發現,恐已滅絕。另亦有數量稀少之桃園草、大井氏燈 心草、田蔥、點頭飄拂草等伴生植物。由於該區食蟲植物的特殊及脆弱性,目前由社團法人荒野保護協會長年進行濕地的復育維護及宣導教育工作。(圖/記者余國昌翻攝)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