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2 | 桃園電子報

粉絲賣太妍演唱會門票遭詐75萬 刑事局曝手法

隨著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網路購物已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詐騙手法亦與時俱進,從屢見不鮮的「一頁式網購詐騙」,到每逢購物季便死灰復燃的「假包裹詐騙」,多數情況以買家為目標,造成財務損失。近年來詐騙集團的手法日趨多樣,連網路賣家也成為鎖定對象,日前就有粉絲上網賣太妍演唱會門票被詐騙75萬。



粉絲賣太妍演唱會門票遭詐75萬 刑事局曝手法
有粉絲上網賣太妍演唱會門票被詐騙75萬。示意圖:翻攝自遠雄創藝

刑事局指出,根據內政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統計資料顯示,「網購詐騙」案件在通報受理的詐騙類型中高居第二,顯示網路交易風險已擴及買賣雙方,亟需提高警覺。刑事局特別整理近期常見針對「賣家」的詐騙手法,例如冒用「賣貨便」交易名義,要求賣家進行所謂「金流驗證」,實則誘導點擊釣魚網站,進而騙取個資與帳戶資訊。此類手法具有高度迷惑性,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財務損失。



粉絲賣太妍演唱會門票遭詐75萬 刑事局曝手法
近年來詐騙集團的手法日趨多樣,連網路賣家也成為鎖定對象。圖:刑事局提供

刑事局表示,一名女粉絲因無法出席韓星太妍演唱會,在Dcard轉售門票,遇到願意加價購票,並要求用「順豐快遞」貨到付款,對方隨後以「權限不足」為由,轉介假冒的銀行客服,聲稱需進行金流驗證。她依指示操作匯款,共轉帳19次、損失超過75萬元,事後對方全數失聯,才驚覺遭詐。近年,越來越多人透過「Dcard」、「Facebook社團」或「LINE社群」等社交平台進行交易,但也因此衍生出不少詐騙風險。


刑事局提到,常見針對賣家的詐騙流程,包含假冒買家主動接洽,詐騙者假扮買家,主動私訊賣家,聲稱為保障交易,希望使用「7-11賣貨便」、「全家好賣+」或「蝦皮拍賣」等平台進行交易;編造交易異常藉口,待賣家建立賣場並提供連結後,對方便會以「付款失敗」、「帳戶凍結」、「訂單無法下單」等藉口,提供假客服連結,引導賣家點擊;假客服接手詐騙流程,假客服人員聲稱賣家尚未完成「金流認證」或「交易授權」,要求提供銀行帳戶等個人資訊;誘導操作ATM或網路銀行,部分情況下會有冒充「銀行客服」來電,表示可協助解除訂單問題,引導賣家操作ATM或登入網銀進行「驗證」;要求提供機敏資料或付款,誘導賣家輸入銀行帳號、密碼、OTP驗證碼等資料,並聲稱需支付「開通費」、「驗證費」、「綁定費」等費用,完成操作後,帳戶內資金隨即遭盜領。


刑事局提醒,凡是對話中出現如「付款失敗」、「帳戶凍結」、「需金流驗證」等字眼,皆為高度可疑的詐騙話術。賣家若遇類似情況,應立即終止對話,並撥打165反詐騙專線,同時向所屬社群平台管理員回報,也可至165「打詐儀錶板」網站進行檢舉或報案,以防更多人受害。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粉絲賣太妍演唱會門票遭詐75萬 刑事局曝手法



延伸閱讀:


  • 桃消復旦分隊舉辦座談會 強化各場所防火管理

  • 強化火災應變能力 桃消山峰分隊前進工廠防災演練

  • 婦產科診所被控接生環境不佳、沒戴手套 桃園衛生局稽查結果出爐

  • 八德全民健走活動熱鬧登場 逾八千人參與暢遊埤塘生態
  •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