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來臨!桃市府全力投入防汛工作 打造安全宜居環境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7)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水務局、蘆竹區公所、養工處及環管處「全市防汛整備及應變說明」專題報告後表示,目前正值極端氣候影響期間,無論梅雨季或平時皆可能出現瞬間強降雨,導致淹水情形。市府將動員相關局處、整合資源、結合地方鄰里力量,全力投入防汛工作,並將蘆竹區公所防汛整備經驗推廣至全市各區,為市民打造安全宜居的環境。

張善政指出,各局處應持續強化防汛作為。針對淹水監測部分,請水務局提前布建智慧感測設備,並運用大數據分析,系統性找出淹水成因,同時與農水署保持良好溝通,確保排水暢通。此外,防汛整備與應變工作,也需各區里長協助執行,並請環管處提高側溝巡檢頻率,維持排水系統順暢。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表示,淹水成因複雜,包括氣候變遷引發極端降雨、基礎設施設計等。市府將整合水情資訊網,結合環保志工,由區公所即時通報易淹水點,同時掌握近期極端降雨及淹水資訊進行統計分析,並配合氣候預測提前調度資源,讓各局處在接獲通報後能迅速啟動應變作業,以提升防災應變效率。
水務局指出,現階段防汛作為包含預布移動式抽水機、水門管理、防災社區及演練、防汛物資整備,並建立SOP通報機制、導入3萬名環保志工、強化跨單位防災合作,期盼提升應變效率與準確性。
蘆竹區公所表示,蘆竹區與水務局、養工處、環管處合作,優化淹水處置與防災巡檢系統,淹水改善率已達81.4%,逐步消除水患,展現公私協力的成效。
養工處指出,地下道淹水原因包括抽水設備異常、操作不當、停電、天災、落葉及垃圾堵塞等,目前已強化巡檢、設備汰換、遠端監控及演練,降低風險。
環管處則說明,自113年8月至114年2月,透過橫向通報共改善237件清淤案件,並將紙本日誌改為雲端系統記錄,未來將配合「桃園市水情資訊系統」,持續追蹤案件改善情形,朝資訊透明化及源頭管理持續優化,降低積淹水風險。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汛期來臨!桃市府全力投入防汛工作 打造安全宜居環境
延伸閱讀:
最新社會新聞
-
-
陳明文輸了!男搭台鐵遺留400萬現金 網友忙著比這件事狂歪樓
(35 分鐘前) -
桃園規範民俗活動噪音 人口稠密區禁施放爆竹煙火、敲鑼打鼓
(41 分鐘前) -
男子酒醉自摔誣指店家動手 警調監視器畫面還原真相
(50 分鐘前) -
AI賦能雙軸轉型論壇龍華科大登場 助中小企業掌握發展趨勢
(5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