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耳突聽不清別拖!聯新國際醫:超過這時間治療恐永久失聰

單側耳朵突然像被塞住、聽聲音隔層膜、甚至伴隨暈眩感,小心這可能是耳朵發出的警訊。聯新國際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思齊分享,一名高中女生因睡眠不足與課業壓力大,某天早晨起床準備上學時,驚覺左耳聽不見,家長立即帶她就醫。經純音聽力圖檢查,顯示左耳平均聽力損失達70分貝,確診為「突發性耳聾」,立即安排住院治療。由於就醫及時,接受類固醇藥物與高壓氧輔助治療後,3周即順利痊癒重拾正常學習與生活,讓學生跟家長卸下心中大石。

陳思齊指出突發性耳聾,又被稱為耳中風,是一種急性聽力受損的疾病,患者常在毫無預警下出現單側聽力降低,同時伴隨耳鳴、耳悶、甚至眩暈等症狀,好發於季節轉換、過度疲勞、病毒感染或睡眠不足時,且不分年齡族群均可能發生。目前約7成患者的病因不明,使診斷與治療更具挑戰。
突發性耳聾最關鍵在於發作後七天內的黃金治療期。陳思齊強調,一旦延誤,即使治療也可能導致永久性聽力損傷。標準治療以類固醇藥物為主,包括口服、靜脈注射及耳內注射三種方式。針對部分民眾擔心類固醇會有副作用的疑慮,陳思齊澄清短期治療並不會造成明顯影響,且臨床證實類固醇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案。此外同步搭配高壓氧進行治療,可進一步提升療效。陳思齊解釋,患者在壓力艙內吸入純氧,藉由提高氧氣溶解度,增強免疫機能,促進血液循環與組織修復,並改善內耳缺氧、水腫等狀況,有助於毛細胞結構恢復與聽力改善。
陳思齊提醒,突發性耳聾的治療效果會因人而異,年紀小於40歲、沒有合併糖尿病、沒有伴隨眩暈發作、且於一周內接受治療的病患,預後效果最佳。約有三分之一患者可以完全恢復聽力,有三分之一患者可以恢復部分聽力,三分之一患者則無法改善。若治療延誤超過兩週,療效恐將減半,超過一個月,則因聽神經損傷定型,聽力將難以挽回。
若突然出現單側耳朵聽不清、耳鳴或聲音失真等症狀,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更不可自行等待症狀緩解。陳思齊強調,應立即至耳鼻喉科檢查,把握發病七天內的黃金治療期,唯有早期診斷並積極治療,才能有效保住聽力、降低永久損傷風險。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單耳突聽不清別拖!聯新國際醫:超過這時間治療恐永久失聰
延伸閱讀:
最新社會新聞
-
影/2025台灣設計展《平安行Path of Pîng-an》鹿港公會堂展開
(28 分鐘前) -
尋花蓮洪災失聯者 民宅未找到遺體、擴大下游搜索
(30 分鐘前) -
宜蘭台9丁疑自撞護欄墜崖 空拍見遺體卡草叢
(37 分鐘前) -
雲林良品北上新竹購物節 跨域行銷展現友誼與農業實力
(38 分鐘前) -
高雄全力馳援花蓮災區重建 跨局處支援團隊整備出發
(42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