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籍中醫師馬培德出版新書《中醫古典經絡》
【威傳媒陳惠玲編輯】
「新台灣人」、德籍中醫師馬培德博士出版全新專書《中醫古典經絡 The Ancient Channels in Chinese Medicine》。現任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國際針灸碩士學位學程代理主任、附設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的馬培德助理教授,結合多年教學與臨床經驗,從外籍中醫師的獨特視角,深入解析古代中醫思想與現代理解之間的深層關聯,有助於提升台灣中醫教育在國際學界的能見度與影響力。
中國醫藥大學指出,馬培德博士為德國基森大學(Giessen University)醫學博士,原擁有西醫執照,自幼便對中醫針灸的博大精深產生濃厚興趣。為了追求理想,他毅然遠赴台灣學習中醫,並取得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碩士學位,以及學士後中醫學系學歷,順利通過中醫師國考,成為具備雙重醫學背景的中西合璧醫師。

定居台灣18年的馬培德醫師,與德國籍妻子及家人一同落地生根,認同台灣社會的良善與包容精神。2019年,他以「高級專業人才」身份,經內政部核准取得中華民國國籍,無須放棄原有國籍,正式成為「新台灣人」。
以跨文化視角詮釋《黃帝內經》經脈奧義
馬培德醫師指出,近年中醫針灸技術在全球蔚為風潮,吸引愈來愈多醫師與治療師將這套源遠流長的醫術納入臨床實踐,也促使學術界加強對其機制與療效的研究。然而,對於經絡系統的核心原理,尤其是「經脈」與「絡脈」的理解,仍存在諸多未解之謎。
他進一步指出,古代觀察者在建立這套連結四肢與臟腑、如網狀分佈全身的經絡系統時,究竟觀察到了什麼?要解開這些謎團,唯有回溯原典,並精準理解古書中的術語與語境。
《黃帝內經》為中醫思想之根本,特別是在針灸理論與治療體系中具有關鍵地位。然而,《黃帝內經》與《難經》等古籍中對經絡系統的精確翻譯在英語世界極為稀少,對以英語為母語的中醫從業者構成學習與理解上的重大門檻。

馬醫師新作《中醫古典經絡 The Ancient Channels in Chinese Medicine》即以中英文對照方式,選用權威中醫典籍,進行精準翻譯與現代解讀。書中涵蓋主要經脈、經別、絡脈、經筋及奇經八脈等系統性內容,並對比現代描述,使讀者得以清晰掌握經絡系統的歷史演變與原始病理概念,深化對《黃帝內經》的理解。
本書不僅為西方讀者提供通往中醫古典智慧的橋樑,也為全球中醫教育與臨床提供嶄新視角,彌補古今與中西之間的認知落差,展現中醫經典與當代表述的深層對話。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最新社會新聞
-
-
會計師詐領侵占1.4億元 判刑4年定讞並啟動防逃
(34 分鐘前) -
證件不見心慌慌 孫輩警化身護花使者一路相伴
(47 分鐘前) -
斗六仁義路大型貨車翻覆事故! 警方正全力釐清責任中
(49 分鐘前) -
中捷砍人案洪嫌與1被害人和解 二審改判9年9月
(5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