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7° / 18° )
氣象
2025-04-28 | 威傳媒

朝陽科大工設系第28屆畢業展「序形體-CYCLOS」見證設計的蛻變與實踐

【威傳媒記者陳惠玲報導】



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第28屆畢業展「序形體-CYCLOS」,於沃茲新創空間Words Live站前館盛大展出,今(28)日上午舉行剪綵儀式。設計學院院長黃台生指出,本屆共有112位學生、44件畢業作品參展,涵蓋永續設計、環境關懷、文化傳承、育兒用品與友善生活五大主題面向,充分展現設計學子從創意到實踐的學習成果。



朝陽科大工設系第28屆畢業展「序形體-CYCLOS」見證設計的蛻變與實踐
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第28屆畢業展「序形體-CYCLOS」剪綵儀式,企業界業師、校友及師長出席祝賀學生。(圖/陳惠玲攝影)


院長黃台生說明,今年畢業展主題「序形體-CYCLOS」寓意深遠。學生從主題發想、設計深化到作品完成,結合創意與實踐精神,將對時代議題的關注,轉化為具體的行動,展現青年學子對社會脈動的觀察與深刻理解,成果值得肯定。期望學生能真正從問題中找到可行解方,設計出實用性產品,而非僅止於製作模型。…這也成為朝陽工設系有別於其他學校的重要特色。



朝陽科大工設系第28屆畢業展「序形體-CYCLOS」見證設計的蛻變與實踐
《巡循 Doforest—護林輔助無人載具》製作團隊。(圖/陳惠玲攝影)


《巡循 Doforest》以科技助力森林保育 榮獲多項大獎



在環境關懷領域中,學生虞詠晴、莊子葳與姜慧雯共同設計的作品《巡循 Doforest—護林輔助無人載具》,針對森林護管員在巡查過程中需長時間攜帶繁重設備、穿梭崎嶇地形的挑戰,打造出一款小型、機動且多功能整合的無人載具。



莊子葳說明,《Doforest》的設計理念,為減輕護管員負擔、提升巡查效率為目標。載具具備鏡頭追蹤、樣本採集與儲存功能,並可調節距離及溫濕度感測,專為森林環境的複雜性而設計。為因應不同地形,底盤配置六個可動輔助單元,並採用特殊輪差轉向與滑軌裝載設計,增強地形適應性。載具本體設有雙開門設計與可攜式樣本盒,提升取樣便利性。



《Doforest》可作為行動監控設備,協助記錄違法行為並追蹤嫌犯。同時,為不同工作需求設計兩段式卡扣工具箱,考量輕巧便攜,方便森林巡邏作業。莊子葳表示,希望透過結合現有科技與未來需求,讓護管員以更安全、高效的方式完成任務。作品榮獲第9屆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台灣賽區一等獎、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入圍等多項肯定。



朝陽科大工設系第28屆畢業展「序形體-CYCLOS」見證設計的蛻變與實踐
《UNICAR電動獨輪推車載具》製作團隊。(圖/陳惠玲攝影)


城市短程運輸新解方《UNICAR電動獨輪推車載具》



以永續領域創作入圍金點新秀設計獎及贊助特別獎的《UNICAR電動獨輪推車載具》,由學生陳柏延、郭易成與王子予共同完成製作,聚焦於都市生活中短距離搬運的實際需求。團隊將傳統獨輪車結合推車功能,打造出可拆分、雙用途的新型載具,展現對未來城市微型交通工具的想像。



陳柏延分享,這台車設計成可自由拆解,獨輪車與推車能分開單獨使用,靈活應對不同搬運情境。整個設計歷經六次大幅度修改,遠超過一般組別的三次定案週期,這是在多位專業指導老師的協助下,從結構設計到基礎工學逐步優化,最終完成目前的成品。



《UNICAR》在平坦路面上可承載約100公斤以上的重量,斜坡15度可以乘載75公斤,兼具結構穩定與輕巧靈活,為短程運輸帶來創新可能。



朝陽科大工設系第28屆畢業展「序形體-CYCLOS」見證設計的蛻變與實踐
《 HOUND多功能越野電動摩托車》製作團隊。(圖/陳惠玲攝影)


以永續精神出發《 HOUND多功能越野電動摩托車》



以「永續」為核心概念,江長燁、林諺群與林威宇三位同學攜手設計《 HOUND多功能越野電動摩托車》,採模組化結構,搭載高效電池與智慧系統,強調致力滿足高強度越野騎乘、旅行與露營需求,並兼顧城市通勤使用,展現載具設計的新可能。



林威宇指出,這款電動越野摩托車,針對雙人高強度越野活動進行設計。…內建多重收納功能的儲物空間,能夠放置旅行或露營所需的必備用品,提升實用性與機動性;希望這輛車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冒險旅程中的夥伴;作品從最初手繪草圖,到製作1:1比例模型,再到數位建模,每一階段都投入了大量時間與心力。團隊對作品滿意度自評約六、七十分,未來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深信設計是一個持續修正、累積經驗的過程。



林威宇直言,這台車也是他對機車熱愛的具體實踐。「從小就喜歡機車,看到學長姐曾經做過類似作品,我也希望能夠完成一台屬於自己的車,這次算是圓了一個夢。」



朝陽科大工設系第28屆畢業展「序形體-CYCLOS」見證設計的蛻變與實踐
《智慧柑橘修剪系統工具》製作團隊。(圖/陳惠玲攝影)


以智慧設計耕耘永續農業《智慧柑橘修剪系統工具》助力返鄉青年



結合永續設計理念與工業設計系USR「貓裏法默跨域永續躍升計畫」,學生葉佳明、廖于萱與余建朋共同開發的《智慧柑橘修剪系統工具》作品,以協助返鄉青年管理果園為核心出發,藉由智慧農業技術與創新設計,有效減輕農務負擔,提升作業效率,同時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永續城鄉」的精神。



三人共同表示,柑橘是台灣種植最廣、產量最高的果樹之一,這套系統以RFID技術與APP手機管理為基礎,能夠即時記錄果樹的修剪次數與採收量,並追蹤果樹生長資訊,讓農民管理果園更加有據可循;工具採用模組化刀具設計,使農民在修剪與採收作業時能迅速切換刀具,以提升使用便利性與作業效率。



產品電源則選擇市面上常見型號的電動工具電池,更換方便,也確保農民穩定使用。余建朋說明,這項設計特別針對返鄉青農的需求進行調研與優化,期望透過科技輔助,減緩果園管理的人力壓力,鼓勵更多青年投入農業創業,活絡地方產業生態。



朝陽科大工設系第28屆畢業展「序形體-CYCLOS」見證設計的蛻變與實踐
《CHENAX 當樂器遇到鑲花工藝大師》製作團隊與師長合影。(圖/陳惠玲攝影)


《CHENAX當樂器遇上鑲花工藝》以文化為傳承的電吉他作品



以文化為傳承為主軸的《CHENAX 當樂器遇到鑲花工藝大師》,由學生陳奕聖、陳佳榆、陳信瑍共同創作設計,結合工藝師陳瑛傑的鑲嵌技術,由吳老師指導,現場展示的電吉他是他們的畢業作品。



陳奕聖分享:「製作電吉他的初衷,源自對吉他的熱愛。每位團隊成員都將自己的專長融入其中。信瑍擅長實作,他負責將我的圖形設計與其家族的木器技藝結合,逐步雕磨出琴體;佳榆則以平面設計的方式,為吉他注入圖像化的視覺語言。我們將各自的專長,融合在這把吉他之中。」



在鑲嵌工藝方面,團隊特別請教工藝師陳瑛傑老師,那是學校與工藝中心合作推動的「工藝新趣計畫」。結合設計師的創意與工藝師的技術,由工藝師協助將設計轉化為精緻的鑲嵌花卉,最終完整呈現在電吉他上。陳奕聖說明,這把吉他的琴背的線路設計與安裝,整體造型朝向現代樂手風格發展,外型稜角分明,展現速度感與肌肉感。在流暢有力的線條中,融入細緻的花紋,形成強烈的視覺反差,為作品增添獨特魅力。



吳老師補充說明,工藝中心長期推動「工藝新趣計畫」,期望透過結合知名工藝師與設計學生,讓新穎的設計想法得以實現與傳承。這次作品運用臺灣特有的山茶花元素,融合傳統拼花工藝與數位電吉他技術,充分展現「設計 × 工藝」的跨界融合精神。



朝陽科大工設系第28屆畢業展「序形體-CYCLOS」見證設計的蛻變與實踐
以友善生活領域所設計的VISNAR視障友善咖啡機,學生陳維恩、陳予珺分享,她們特地到惠明盲校訪談師生需求所設計的畢業作品。融合直覺化設計、觸覺引導和語音反饋,是簡單、精準與安全可靠的操作。(圖/陳惠玲攝影)


因應氣候變遷沙塵暴防災呼吸器而設計《安遞艙》



以環境領域為主題而設計的《DeliverSafe Pod安遞艙》,由學生曾詩瑜、沈旻頡、吳奕昀共同製作,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導致沙塵暴擴大的過濾空氣用品,主要服務於通勤族,強調為2030年環境議題而設計的未來商品。
曾詩瑜說明,產品設計包含手機租借系統,租借站設置於交通樞紐、超市或學校等地點。呼吸器採用三層過濾棉進行傳遞,產品以藍色作為主色調,提升沙塵暴環境下的辨識度。此產品主要功能為過濾空氣,體積小巧便於攜帶。與醫院用大型氧氣機相比,功能較為單純,但已足夠滿足一般需求。該產品榮獲2024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三等獎。



朝陽科大工設系第28屆畢業展「序形體-CYCLOS」見證設計的蛻變與實踐
《DeliverSafe Pod安遞艙》製作團隊。(圖/陳惠玲攝影)


朝陽科大工設系主任李雁隆強調,本次畢業展不僅是學生四年所學的成果總結,更是步入設計職涯的起點,現場展出多件兼具創新、功能與社會意義的作品,期待大家一同來見證青年設計者的創新能量與未來無限可能。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 台中五權社大成果 展現共學喜悅

  • 朝陽科大耕耘30周年成果豐碩 校慶大會重量級貴賓親臨祝賀

  • 朝陽科大工設系109級畢業專題成果暨師生聯展 從產品到商品實力展現
  •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