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6°
( 27° / 25° )
氣象
2025-05-19 | 威傳媒

台中「張老師」呼籲:學會和平分手!建立成熟情感素養

【威傳媒陳惠玲編輯】



近日發生一起社會矚目的情感暴力事件,一名男子因無法接受分手事實,情緒失控持刀傷人後自殘送醫,引發廣泛關注與震驚。此事件不僅暴露個人情緒管理的危機,也凸顯現行教育體系在情緒教育、親密關係終止與心理危機因應上的嚴重缺口。



對此,台中「張老師」指出,分手不應只是情感的終結,更是一門關乎自我認識與成長的「告別課題」。若能正視並學會如何理性和平地結束一段關係,不僅能降低傷害風險,更有助於培養健康成熟的人際互動模式。



每段關係的結束,可能來自價值觀差異、人生規劃歧異,或信任感的流失。當一方提出分手時,另一方若無法接受,常會出現憤怒、焦慮、否定自我等情緒反應。若本身缺乏情緒調節能力,或對關係有過度依附,極端行為的風險也隨之升高。



台中「張老師」強調,分手應是一場理性的對話,是對彼此情感負責任的處理方式,而非情緒勒索或暴力行為的導火線。學會和平分手,是現代人際關係中不可或缺的成熟課題。



台中「張老師」呼籲:學會和平分手!建立成熟情感素養
學會和平分手,是現代人際關係中不可或缺的成熟課題。


分手前後的四點建議,協助自我調適與降低風險。



一、事前心理準備與安全評估。分手前,請自問:這是深思熟慮的決定嗎?對方是否有過激反應的風險?我是否有足夠支持系統?若對方曾出現暴力或情緒操控行為,建議先諮詢心理師或專業機構,制定安全計畫。



二、選擇適當的時機與場域。分手不應在情緒高漲或爭執激烈時進行,也不宜透過簡訊、社群訊息草率結束。建議選擇公開但安靜、雙方皆感安全的空間,必要時可請信任親友或專業人員陪同。



三、堅定溝通,尊重對話。使用「我訊息」說明分手的立場與感受,如:「我覺得我們的關係已不再適合彼此。」避免指責、翻舊帳,或給予模糊承諾(如「先暫時冷靜」)。當對方情緒激動時,應冷靜、堅定地陳述決定,無需爭辯或說服。



四、劃清界線,給彼此空間。分手後,應避免持續聯絡、查看對方社群帳號、回應挽回訊息等行為,以免情緒糾葛反覆發生。若對方有自傷言行,請勿以繼續交往作為交換條件,應立即通報110或119等專業單位協助處理,並確保自身安全,不單獨應對。



每一段關係的終點,都是重新認識自己與學習愛的機會。透過建立健康的情感觀與情緒素養,才得以走過失落,邁向更成熟與完整的關係歷程。若您正面臨情感困擾,或需心理支持與傾訴,歡迎撥打「1980 依舊幫您」輔導專線,或與台中「張老師」聯繫。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 台中「張老師」公布年度服務成果 宣示2024讓愛延續

  • 台中「張老師」持續關懷青少年心理健康

  • 中部地區義務「張老師」儲備訓練正在招募中
  •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