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6 | 威傳媒

中山醫大舉辦國際研討會,盼將氣候議題納入醫學教育課程核心。(圖/中山醫大提供)
![中山醫大舉辦國際研討會 聚焦氣候變遷與健康]()
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出席致詞,強調未來將從健康風險管理到社會支持系統,全面提升醫療與公共衛生體系的韌性。(圖/中山醫大提供)
中山醫大邀請美國杜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及國內產官學專家,探討氣候變遷與醫學教育議題。(圖/中山醫大提供)
中山醫大舉辦高齡精準食品國際研討會 跨國專家學者深入議題交流
中山醫大畢典溫馨 校長黃建寧勉畢業生在AI時代堅守初衷、持續精進
中山醫大醫管系推動國際交流 越南碩士生來台參訪
中山醫大舉辦國際研討會 聚焦氣候變遷與健康
【威傳媒陳惠玲編輯】
中山醫學大學今(6)日舉辦「2025氣候變遷與醫學及教育國際研討會」(ICCCME 2025),邀請美國杜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及國內產官學界專家,探討氣候變遷對醫學教育、臨床實務與公共政策的影響。
校長黃建寧指出,氣候變遷已從環境議題轉為健康威脅,醫學教育不應僅止於診斷與治療,更需理解其對健康的衝擊,並具備跨領域合作能力。

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於會中表示,衛福部已與勞動部、環境部共同推動「健康領域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包括強化緊急醫療、防疫量能、建立監測與預警系統,以及高低溫關懷服務,守護脆弱族群。她強調,未來將持續跨部會合作,從健康風險管理延伸至社會支持系統,全面提升公共衛生體系的韌性。

杜克大學教授黃裕欽指出,人為活動是氣候變遷主因,社區韌性需仰賴教育與公共衛生建設;副院長Aditee Narayan則分享將氣候議題納入醫學教育的經驗,強調課程改革的重要性。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校長許連斌則提出「永續未來」倡議,以能源、自然本位介入及都市策略推動跨國合作。
國內專家也提出觀點。中山附醫心臟內科主任蘇峻弘提醒,極端氣候與空污已威脅心肺健康,應從流行病學與政策雙管齊下因應;中山醫大講座教授楊仁宏建議將氣候敏感性疾病納入醫學教育,培養具韌性的醫療人力。
黃建寧校長最後強調,透過與國際交流,期望推動符合在地需求的課程發展,成為教育革新的起點。醫學院院長葉兆斌則表示,「氣候變遷與健康」不僅是教育議題,更是全民健康的基礎,盼跨國合作能讓臨床觀察與數據反映於政策,打造更具韌性的健康體系。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最新社會新聞
-
影/彰化畜產嘉年華「彰化羊肉節」登場 羊肉美食免費吃大排長龍
(36 分鐘前) -
元大銀行支持產業低碳轉型與經濟發展 TCFD報告書評鑑連續二年獲績優獎肯定
(50 分鐘前) -
響應國際失智症月!7-ELEVEN「幾點了咖啡館」九月集點送你喝咖啡
(51 分鐘前) -
「青春出發x斜槓人生」公益講座圓滿謝幕 開啟系列活動傳愛各地序幕
(51 分鐘前) -
小草將集結北院迎接柯文哲 北市出動40警加強維安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