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8° )
氣象
2025-09-19 | 威傳媒

中秋送愛 臺灣防盲基金會眼科義診為台東大鳥部落點亮光明

【威傳媒記者林志毅報導】



位於台東南迴線上的大鳥部落,排灣族語「MENIAYAP」意為「展翅飛翔」。從臺東市區出發,沿著蜿蜒的南迴山路,往來的人們如同在翱翔般,魚貫步入這個充滿文化底蘊的部落。這個人口最多的排灣族聚落卻因地處偏遠,眼科醫療資源相對不足,65歲以上長者雖有定額配鏡補助,且無論是就醫或配鏡都必須舟車勞頓前往市區,單程耗費至少一小時車程,對年長者而言更是難以負荷,無疑對他們的身心帶來重重考驗。



中秋傳愛 六年不間斷



中秋送愛 臺灣防盲基金會眼科義診為台東大鳥部落點亮光明
防盲基金會於大鳥部落義診合照


中秋送愛 臺灣防盲基金會眼科義診為台東大鳥部落點亮光明
黃維光藥師在義診現場為民眾服務


中秋送愛 臺灣防盲基金會眼科義診為台東大鳥部落點亮光明
臺灣防盲基金會於台東大鳥部落為長者檢查眼睛


於是臺灣防盲基金會特別在中秋佳節前夕,安排專業眼科義診團隊前往台東大鳥部落文化健康站,免費為部落長者與孩童提供眼科檢查、配鏡矯治、衛教宣導與醫療轉診服務。此次行動不僅帶來專業眼科檢查設備及服務,更將光明與希望送入偏鄉。



義診當天,基金會也準備了月餅,分送給參與義診的居民。從109年開始,防盲基金會每到中秋節都會籌募公益月餅經費,讓前來義診的偏鄉長者與孩童能夠帶回月餅與家人分享,並另外寄送500盒月餅禮盒,透過屏東縣社會處的社工發放至弱勢家庭,至今贈出共約3000盒月餅禮盒,讓更多人一起共享佳節的團圓氣氛。



部落長者第一次檢查眼睛 發現多重眼疾



許奶奶是大鳥部落義診第一位掛號的民眾,她說視力模糊非常久但從來沒看過眼科,因為到市區看醫生一趟就要一個半小時,她沒有交通工具,現在年紀大了搭車體力也無法負擔,聽說臺灣防盲基金會部落義診,所以一早就過來文健站排隊看診,果然醫師看診後,發現她有白內障及眼翳需要進行手術,便請陪同前來的兒子,盡快帶許奶奶到大一點的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另外一位比較特別的民眾是陪同長輩參加義診的外籍看護佩佩,她說自己很久沒有看眼科,希望可以幫她安排看診,經檢查佩佩有近視跟散光,但是鏡架在五年前摔壞,自己修一修還堪用就繼續戴著,所以義診後防盲基金會也提供她免費的配鏡服務,讓佩佩擁有一副全新的眼鏡。



今日擔任志工醫師的防盲基金會蔡瑞芳董事長,表示大鳥部落義診的眼睛狀況較多,長者們有蠻高的比例罹患白內障,也有角膜潰瘍以及因鼻咽癌腫瘤壓迫到視神經的患者,因為需要向看診民眾花更多時間說明病況而有延遲,蔡瑞芳董事長仍堅持讓今天有掛號的民眾都能看到診,因為對於偏鄉民眾來說,眼科義診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機會,必須盡心盡力地完成每一次的義診任務。



專業志工義診團隊 共同守護偏鄉居民視力健康



本次義診由臺灣防盲基金會董事長蔡瑞芳醫師領軍,從基金會開始執行偏鄉義診,蔡瑞芳董事長就投身參與服務,成為防盲1號志工,至今已經是第8個年頭,他號召了多位專業的志工醫師及驗光師一同深入山區,為受限交通距離的偏鄉居民提供免費眼科檢查與矯治服務。根據蔡瑞芳董事長所立下的光明誓約內文:「眼睛使人充滿光明與色彩,失明是僅次於死亡的悲劇,在世界許多角落人們仍面臨失去光明的威脅,你與我刻不容緩的參與防盲復明是光明的使者。」,可以展現其推動防盲的工作的決心,無論路途多遙遠,義診團隊都不畏艱辛,持續將專業與溫暖送到臺灣的偏鄉角落。



本次活動感謝大鳥部落的陳定榮村長大力協助鄰里間的廣播宣傳,以及台東縣藥師公會協助發起志工招募協助義診發藥,馬偕醫院的黃維光藥師在今年台東義診的場次均不缺席,以自己的專業能力,回饋在地居民,並在現場悉心叮嚀長輩相關用藥知識。從防盲基金會總部到南台東單趟近500公里的距離,幾乎橫跨了大半個台灣,每一次義診圓滿落幕都必須感謝團隊中每位志工,以及支持義診服務的捐款人,一齊為防盲工作而努力,讓偏鄉居民感受到光明的力量、照亮每一寸土地。」



相片提供:臺灣防盲基金會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 東基公益一粒麥子基金會「不只是日照」 募款新倡議 不只照顧老人 也幫助老人的家

  • 臺灣防盲基金會眼科義診服務團隊 挺進台東愛國蒲部落

  • 安得烈慈善協會食物銀行立即行動 500箱安心食物箱送往災區
  •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