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大攜手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辦講座 守護腦健康從校園出發
【威傳媒陳惠玲編輯】
中山醫學大學為呼籲大眾重視失智預防與健康促進理念,今(31)日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合作舉辦「這樣生活不失智」校園講座,邀請基金會處長陳俊佑主講「失智症預防」專題,並帶領師生與社區民眾體驗「大腦保健體操」。活動以「動腦又動身」的方式,推廣從校園延伸至社區的守護腦健康行動。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副教授郭慈安表示,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醫療與照護人才必須及早建立失智防治的全方位能力。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內失智人口已突破38萬人,失智症不僅影響記憶力,也常伴隨妄想、焦慮、暴躁等精神行為症狀,對家庭與社會造成沉重負擔。中山醫大長期推動健康老化與社區關懷計畫,從預防、延緩到照護支持,期望以醫學教育為核心,帶動全民提前關注大腦健康,讓預防失智成為全民生活的一部分。

郭慈安指出,中山醫大附設醫院自2017年起呼應政府「失智症綱領2.0」政策,成立台中市第一家「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以「十科共照、雙倍守護」為特色,整合醫師、個管師與跨專業團隊,提供從診斷、治療到家庭支持的全方位照護。學校端透過課程與社區推廣預防觀念,醫院端則以臨床與專業照護落實關懷行動,展現教育與醫療並進的整合實力。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處長陳俊佑指出,預防失智的關鍵在於「三動不可少」即是腦動、身動與人際互動。年輕世代可透過學習新語言、玩桌遊、彈奏樂器、閱讀寫作等方式訓練大腦,同時帶領家中長輩維持規律運動與社交互動,皆能有效降低失智風險。
為讓預防觀念更貼近日常生活,基金會今年推出「大腦保健體操」影片,融合有氧、平衡、協調與節奏律動等元素,簡單易學、老少皆宜,已上架YouTube(https://reurl.cc/nYAkxl)。同時出版《這樣生活不失智》一書,結合科學實證與簡易測驗,提供民眾可實踐的「健腦菜單」,讓「動腦、動身、動起來」成為全民習慣。

陳俊佑強調,呼應今年國際失智症月主題「關心提問.理解失智」,期盼學生能將「人本精神」落實於未來的醫療與社會服務中。透過教育與醫療的雙軌合作,共同推動失智友善社區與全民健腦教育,從校園出發、延伸社區,攜手打造更理解、更友善的照護環境。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最新社會新聞
-
颱風鳳凰釀88傷減弱為低壓 宜花仍有10處積淹水
(4 小時前) -
嘉義分署雙11拍賣 拍賣熱門公仔人潮滾滾
(5 小時前) -
鳳凰颱風重創台灣!釀88人受傷 災損高達1122萬
(5 小時前) -
影/網傳新竹街頭黑幫持棒球械鬥 警:三個月前影像已送辦
(5 小時前) -
超商店員機警阻領詐騙包裹 警循線逮3名收簿、收水手
(5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