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C資格賽/球迷們「愛罵又愛看」 科學家提出背後依據「得分時會分泌多巴胺」

[周刊王CTWANT] 2026年第6屆WBC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A組賽事,21日由中華隊在台北大巨蛋對陣西班牙,最終以5比12落敗。面對如此結果,自然讓球迷們心生不滿,但還是不改球迷支持的態度。為此,就有科學家提出球迷們「愛罵又愛看」的科學根據。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指出,在英國當地,風靡在民眾間的運動是足球,每次賽事甚至吸引大量球迷的關注。而科學家研究發現,每當球隊進球時,球迷的大腦會釋放出一連串令人愉悅的化學物質,例如多巴胺(dopamine),這種物質所引起的欣快感與中獎所產生的感受相似,進而讓球迷產生難以抗拒的追求感。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研究團隊表示,如果當運動類型是比較難以得分的,像是足球這類的運動,在球隊得分後,這種「高漲感」會比其他運動更為強烈,這也使得球迷必須頻繁觀看比賽,來持續獲得那無法預測的多巴胺衝擊。
研究同時發現,當球迷投入觀看賽事時,他們的心跳速率會急速上升至每分鐘超過100次,身體亦會釋放出更多的睪固酮,而下丘腦更會分泌所謂的「擁抱荷爾蒙」催產素(oxytocin),這種荷爾蒙有助於加強球迷彼此間的聯繫。
正因如此,球迷在比賽日齊聚一堂時,所展現出的熱情和凝聚力,與新石器時代的人為了冬季宴會而跋涉至巨石陣(Stonehenge)的情景竟有幾分相似。
報導中提到,球迷前往球場觀賽的過程,被比喻為現代人重現古時候儀式感的旅程,而這種儀式不僅僅是觀看比賽,更像是一場充滿情感與歷史共鳴的現代聚會。
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員巴特勒(Dr Matt Butler)受訪時表示「神聖的地點,對我們的祖先來說似乎和對今天的足球迷一樣重要,那裡的場所感,與比賽中有時極為強烈的情感回憶牢不可分。」正因如此,即使面臨挫折和失望,球迷仍然對這項運動保持著無比熱情,並願意一次又一次地投入到這場美麗卻充滿未知的比賽中。
延伸閱讀
最新體育新聞
-
-
WBCQ打線爆發敲14安 李宗賢開轟台灣隊擊退南非
(53 分鐘前) -
彰化一起為中華隊加油 經典賽資格賽對戰南非
(1 小時前) -
鄭怡靜不敵王曼昱 桌球亞洲盃止步8強
(1 小時前) -
WBCQ滿壘時林子偉陳傑憲獲保送 台灣7比1南非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