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6° / 32° )
氣象
2025-07-10 | 互傳媒

48年歷史的瓊斯盃籃球賽 馬樹秀 張思敏 劉恩普見證半世紀籃球史

48年歷史的瓊斯盃籃球賽 馬樹秀 張思敏 劉恩普見證半世紀籃球史

48年歷史的瓊斯盃籃球賽 馬樹秀 張思敏 劉恩普見證半世紀籃球史
14年前中華隊總教練馬樹秀(前排左三)在深圳世大運領軍摘下銀牌,她在瓊斯杯期間特地祝福子弟兵們奮勇向前,繼續在德國世大運奪獎。 (馬樹秀提供)

互傳媒/記者 魏冠中/台北 報導】已有48年歷史的瓊斯盃國際籃球賽,今年復現生機,兩年前因為兵敗雪梨而從FIBA亞洲盃女籃賽第一級行列跌落到第二級的中華隊,在今年瓊斯盃國際籃球賽兵分兩路,分別以正選的中華隊和U25以下的世大運培訓隊(UT中華隊)借瓊斯盃練兵,成效互見,大姊姊的中華隊雖然輸給妹妹世大運培訓隊和韓國隊30分,但最終戰仍以高昂士氣取勝冠軍日本隊10分,對於即將分頭飛往深圳、德國的兩支女籃隊來講,收穫頗豐,值得肯定。

瓊斯盃國際籃球賽在台灣頗有歷史意義,這是1981年以後,我國採用奧會模式以來,唯一採用ROC中華民國名義主辦的國際賽會,將近半世紀以來,對於國家的貢獻甚大,幫助外交部做了許多國民外交工作,達成實質外交豐碩成果,甚至在蘇聯共產黨帝國和華沙公約組織的鐵幕世界解體後,中華民國政府藉著中華民國籃球協會主辦瓊斯盃國際籃球賽的機會,邀請了很多前蘇聯帝國的反共國家組隊來台灣,一同見證了民主國家經濟發展和和平演變的正面效益。

歷數過去35年之間,全世界除了有無數民主國家派隊參加瓊斯盃之外,蘇聯解體後的共產鐵幕國家包括俄羅斯、烏克蘭、波蘭、新德國(東西德統一後的國家)、拉托維亞、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哈薩克、斯洛伐克、立陶宛、蒙古。

即使是真正共產國家也曾經在特殊年代組隊來台灣參加中華民國境內的瓊斯盃國際籃球賽,最有意義的是北韓(朝鮮),而且來了不只一次,也不只一隊,甚至南北韓兩個半島分裂國家都曾經共同派出男女國家隊來臺北交戰,兩隊都是菁英齊出不願漏氣,這是在朝鮮半島都絕對看不到的戲碼。

至於鐵幕國家組隊參加瓊斯盃的先河,應該是波蘭(首都華沙,就是鐵幕內華沙公約國組織的總部),那是1990年第13屆瓊斯盃,包括匈牙利女籃隊、波蘭男籃隊都遠道來訪,最終匈牙利女籃隊冠軍,中華女籃隊亞軍,男籃賽是冠軍是墨西哥,波蘭男籃隊亞軍,表現也不凡。

1991年第14屆瓊斯盃,南斯拉夫女籃隊來了,那是南斯拉夫大解體(1990年到2008年之間,陸續公投解體為7國)之前第一次出現在瓊斯盃,排名在韓日美加之後的第五名,當年最後兩名是中華藍白隊。同一屆瓊斯盃男籃賽,蘇聯隊第一次出現,當時蘇聯政體不穩,共產黨已經普遍被民眾唾棄,那一屆比賽蘇聯隊輸給美國排名第二,次年,脫離蘇聯帝國的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拉脫維亞來了,在女子組排名美國澳洲日本之後的第4,中華隊第5。

同一屆的男籃賽,美國擊敗捷克排名第一,捷克居次,第三名是美華隊(有雷克斯、朱浩仁等好手,後來加入宏國職籃隊),鄭志龍、朱志清、周俊三當紅的中華隊排名第四,領先韓國隊。

轉眼間,瓊斯盃第一個十年過去了,第一個二十年也過去了,第一個三十年第一個四十年也過去了,現在瓊斯盃仍然堅持中華民國的國格、國號、國旗立場,是一個宣揚民主和平安全友善的國際盛會。很有意思的是,在瓊斯盃女籃賽現場,可以看見2011年深圳世大運摘下銀牌的中華女籃隊總教練馬樹秀教授(現年77歲),也可以看見第一屆瓊斯盃籃球賽(在中華體育館)擔任紀錄台的師大學生張思敏(目前是國體大副校長退休的榮譽教授,籃協選訓委員會召集人),與端坐紀錄台技術委員(臨場委員)位置的資深國際裁判劉恩普(文元盃籃球賽創辦人),他們不僅是我國過去半世紀籃球史見證者,也是構築瓊斯盃48年歷史的重要拼圖。

中華民國政府已經決定接續28年前李登輝總統創建體委會的宏圖,在下個月籌組建立體育部(體育運動部),主辦瓊斯盃的中華民國籃球協會應該勇於任事,在未來兩年內找出過去48年參加過瓊斯盃籃球賽的國家(包括北韓、伊朗、伊拉克、俄羅斯、美國),派出代表擔任瓊斯盃和平大使,共同回顧中華民國在國際籃球活動的貢獻與成長,不僅要加強中華民國內部團結,也要鼓勵全世界支持和平的籃球大國一齊支持瓊斯盃,加強交流,透過籃球賽是促進國際和平進步。


48年歷史的瓊斯盃籃球賽 馬樹秀 張思敏 劉恩普見證半世紀籃球史
自小愛打籃球的舉重女神郭婞淳(右),是瓊斯盃一路走來的忠實球迷。 (魏冠中攝影)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體育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