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戰士榮耀中華 今年瓊斯盃國際籃球賽的男女中華隊 是靠CBA四騎士和WCBA五孤女支撐大局


CBA頂級戰將林庭謙,是瓊斯盃和亞洲杯老國手林正明之子,父子兩代都是中華隊射手。 (魏冠中攝影)
【互傳媒/記者 魏冠中/台北 報導】第44屆瓊斯盃國際籃球賽已經在颱風尾掃寶島之際接近尾聲,中華男籃隊在CBA四騎士劉錚、陳盈駿、林庭謙(老國手林正明之子)、林秉聖(今年CBA冠軍隊浙江廣廈的主力)擔綱大局,搭配美國NCAA賀家兄弟,以及國內三職籃聯盟菁英,已經取得坐二望一的成績,二軍的中華白隊表現也可圈可點,值得球迷給予熱烈掌聲支持。
環顧最近10年的瓊斯盃國際籃球賽,在風雨飄搖中一度停擺一千多天,直到2023年(民國111年)才在疫情減緩下恢復舉辦,累計瓊斯盃從民國66年創辦到現在,總共48年之間曾因故停辦5屆(1989年、2003年、2020年至2022年),但也總共舉辦了44屆,昨天出現的巴林籃協主席巴比布,就是1978年(民國67年)第二屆巴林代表隊的國手,隊這一位高齡67歲的老爺子來講,這趟台灣寶島之行是一趟極為激動的青春回憶之旅,因為當年他飛來台灣才19歲,是一位青春正少的小帥哥,這位184公分的老國手內心對瓊斯盃充滿著無限回憶,相信40年前的中華體育館時期國內籃球迷也應該有同樣激情。
20年前,中華民國第一位民進黨籍總統曾經回憶瓊斯盃,是他全家人共同成長回憶,因為前12屆瓊斯盃都在台北市南京東路的中華體育館(現在台北小巨蛋對面)舉行,他當年每逢盛夏就會一家4口走路從民生東路舊宅擠進中華體育館觀戰,那時他還沒有從政,只是一位普通律師,猶記得瓊斯盃盛宴結束後,一家人牽著女兒追著兒子蹦蹦跳跳走回家(路程約五分鐘),可惜後來進軍政壇當選台北市議員後,私人生活空間壓縮,就不再自由自在去看球賽了。
最近幾年,加拿大男籃隊助理教練馬凱,以及美國UCI大學總教練羅素(Russell Turner)率隊來台灣參加瓊斯盃都以多年前是瓊斯盃故舊的身分為榮,馬凱是CBA中華職籃時期宏國隊的洋將,所以他打瓊斯盃時期是和李忠熙一樣都是代表地主隊,而羅素教練第一次訪台參加瓊斯盃是由留美華僑蒲大宏領軍的NIKE大學明星隊,他的身分是球隊教練,雖然時隔27年,但老羅素再次返回瓊斯盃時竟然帶了一本1996年他參加瓊斯盃籃球賽的秩序冊,顯示這位NCAA名人堂級教練對於瓊斯盃懷念之深,也顯示了許多早期參加瓊斯盃的外國球員和教練、領隊,對於臺灣之旅的感情和瓊斯盃激戰的回憶,都充滿著濃濃憶舊好感。
現在回顧瓊斯盃的中華男女籃球隊國手,可以發現近幾年有很多老國手不再受限於替代役或補充兵必須位國服役5年的框架,她們和他們願意回國參加瓊斯盃都是志願役而不是義務役與替代役,包括已經在大陸WCBA征戰十幾年的彭詩晴(效力過上海、新疆、天津、福建、石家莊長達12個年頭)、劉錚(浙江廣廈、上海隊也已經10個年頭),彭詩晴從2010年廣州亞運即當選中華女籃隊正選國手,迄今也有16年,除了極少數的例外,她幾乎是年年都毫不猶豫地接受國家徵召參賽,而曾經有意去陸軍官校從軍的劉錚,自從在明道大學被發掘出籃球潛力後,他也從2013年起就加入中華隊的正選,足足為國家代表隊效力12年以上,如果以大陸的中共軍中球隊年資算,劉錚在中華男籃隊的軍階已經是大校(准將)、少將等級了。
在此建議中華民國籃球協會,和即將在這幾天籌備成立的中華民國運動部,應該在今年瓊斯盃國際籃球賽閉幕頒獎時好好表揚為國效力滿5年以上的男女國家隊國手,以及中華隊教練,而遠自阿拉伯半島飛來台灣的巴林籃協主席巴比布(當年他的球衣是12號,和中華隊李志強、鄭志龍、林志傑相同),也應該安排由總統府授勳,表揚這些國際友人和體育領袖對中華民國的支持與熱愛。

從美國NCAA第一級打到CBA總冠軍賽,陳盈駿是中華隊15年來不變的核心力量。 (魏冠中攝影)

文化大學畢業的林秉聖,在CBA浙江廣廈對創造的冠軍奇蹟,不斷延續到瓊斯盃。 (魏冠中攝影)
最新體育新聞
-
南投好手搶進2025年中華台北環球先生國際健美健身錦標賽
(4 小時前) -
FISU建議戶外頒賀電 體育署堅持第一時間頒發
(4 小時前) -
中職新莊戰進行完第1局 雨勢過大保留比賽
(5 小時前) -
U12世界盃少棒賽7/25台南開打 12國代表隊爭冠
(5 小時前) -
世大運射箭反曲弓 台灣女團射落中國進金牌戰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