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來最強中華隊 挑戰吉達亞洲盃男籃賽的百年一遇機會

【互傳媒/記者 魏冠中/台北 報導】這是我國40年來最強的中華男籃隊,陣中12位現役球員有7人來自美國大學NCAA,他們橫跨太平洋兩岸的4國不同10個籃球聯盟的球隊,這支充滿天分的隊伍很有可能創下過去100年來中華民國在亞洲盃的最佳成績紀錄。
先說一下中華隊國手的NCAA背景,包括19歲的賀博是就讀哈佛大學,他的哥哥賀丹就讀康乃爾,掛頭牌的控衛陳盈駿今年效力大陸CBA的北京隊,打過NCAA第一級的自由大學,再來是213公分的第一中鋒高柏鎧Brandon Scott Gilbeck(西伊利諾大學),然後是194公分的第二控衛林庭謙(布萊恩特大學),201公分的三分球前鋒射手馬建豪(喬治亞州大),和強悍的196公分前鋒胡瓏貿(夏威夷州夏米納大學)。這7名受過NCAA養成教育的好手,多半是第一級(D1)學校出身,這也象徵著最近10年我國籃球的國際化發展,已經在國高中和大學端產生了革命性變化。
十多年前,中華隊國手最多只有毛加恩、簡浩和Q戴維斯等人具有NCAA背景,他們都是璞園(領航猿隊)培養出來的球員,其中Q是第一位美國歸化球員,也曾在2013年菲律賓亞洲男籃賽創下擊敗中國大陸隊紀錄,摘下亞洲第4的好成績。
不過,中華隊自1985年重返亞洲籃壇後,40年來最佳成績是鄭志龍、李志強、曾增球那一代老前輩在1989年北京第15屆亞洲男籃賽的季軍(前兩名是大陸、南韓),那個年代,日本基本上就是中華男籃隊手下敗將,一直拚到1999年的第20屆福岡亞洲男籃賽,中華隊(是鄭志龍和陳信安銜接的一屆)漂亮擊敗地主日本隊,仍然保住亞洲前四的席位。
不過,1988年國際籃協FIBA和美國NBA達成協議,開放職籃球員代表國家隊參加奧運、洲際錦標賽、世界錦標賽,2015年FIBA改革各洲的籃球賽,取消以往錦標賽名稱,一律改為世界盃、亞洲盃等抄襲FIFA(國際足協)模式,也統一擴張各國歸化球員制度(每一隊可以允許一名外籍球員歸化,標準是16歲以後),這導致了亞洲國家的男女籃球隊紛紛改革,或者可謂進行種族大革命,最熱衷籃球運動的島國菲律賓實施歸化制最徹底,但東亞的北方島國日本則後來居上,男女國家隊也紛紛在最近10年大量製造歸化球員制度,甚至更壓低非洲裔或美洲混血球員在13歲左右就歸化的計畫,這就可閃避16歲以上歸化的國手人數限制。
過去20年哩,中華民國的體育界因為行動遲緩,對於國際體育組織的新規定摸索太慢,不論是以前政府的體委會或是最近13年的體育署都缺乏明快反應,所以很多國家代表隊的組訓都慢了好幾拍,籃球界的中華男女籃球隊也是如此,所以在亞奧運、世界盃、亞洲盃的表現往往都孱弱不堪,中華女籃隊竟然史無前例地從亞洲前四強掉落到放牛班(B級比賽),中華男籃隊也同樣淪落到亞洲排名16以後,甚至連美國小小屬地的關島都可以打敗中華隊。
不過,幸好我國學校體育的競賽發展算蓬勃,所以國中和高中的籃球聯賽培育出不少優秀明日之星,尤其是台北市常勝軍的金華國中、民族實中,在奪得多屆JHBL國中聯賽冠軍後,許多家長願意將自己子女安排進入美國繼續深造,希望在籃球路上更能出人頭地,但再優秀的學校學生也不能保證前進美國後會一帆風順,所以多數球技出色又體質超群的學生,在進入飛往美國的飛機機艙前都必須認知,除了籃球他們還必須在學業上找到更多出路。

19歲的賀博,是中華隊國手中的第一位哈佛小子。 (魏冠中攝影)
最新體育新聞
-
U12世界盃胡誠恩開轟3安4打點 感動過程沒放棄
(2 小時前) -
U12世界盃台灣險勝韓國 教頭:盡力就是美好一戰
(2 小時前) -
U12世界盃棒球賽台灣延長賽搶勝 季軍戰再與韓碰頭
(2 小時前) -
Attackers FC福爾摩沙足賽勝強敵 龔子恒成焦點
(3 小時前) -
謝沛珊、洪恩慈闖澳門羽賽女雙冠軍戰 拚本季第2冠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