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1° / 20° )
氣象
2025-10-05 | 周刊王

溯源漳州2/榕樹養學費梅酒釀健康 福建農村國際化翻身記

溯源漳州2/榕樹養學費梅酒釀健康 福建農村國際化翻身記
漳州古鎮還未到假日已熱鬧非凡。(圖/陳曼儂攝)

[周刊王CTWANT] 福建漳州與台灣,距離約200公里的隔海相望,台灣目前2300萬人口中,祖籍來自漳州的超過三成,當年先民穿越凶險的黑水溝、開疆拓土,寫下台灣的歷史,而今,也有不少台灣人帶著技術與夢想,重新踏上這片有著熟悉閩南語的城市,也見識到從農村到工業、從地方到國際,不斷進化的新一代漳州產業鏈。

「我們詔安是中國青梅之鄉,皮薄肉厚、而且有夠酸,種植面積有13.3萬畝、總產量有10.5萬噸。」詔安青梅協會副會長許藝玲拿出各種梅子製的點心給CTWANT記者品嘗,笑說「以前就是簡單加工、醃製成半成品就賣出去了,但就是你們台灣人、還有日本人很愛吃,而且告訴我們梅子其實全身都是寶,所以陸續跟廠商合作,做出各種梅子點心、甚至是保健品,最近連酒都做出來了。」

說到做酒,學問可大,「不管是台灣、日本、韓國做梅酒,大多是用米酒、高粱去浸泡或調製,咱們是發酵的。」花了五年時間、找了各種專家學者,設立研究室,終於突破、創出能抵抗梅子酸度的酵母菌種,做出「梅子的酒」,就是詔安紫梅山果酒研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慶舟。


溯源漳州2/榕樹養學費梅酒釀健康 福建農村國際化翻身記
陳慶舟花了五年終於研究出發酵型梅酒。(圖/陳曼儂攝)

他跟CTWANT記者回憶起,以前這裡的梅子大多出口到日本,但後來越來越多競爭者,變成價格戰,「1990年代初,本來青梅每斤可賣6元人民幣,幾年前只剩下幾毛錢一斤,連人工費都不夠。」

所以他才想辦法要做出與眾不同的商品,能保留這麼好的檸檬酸、且不「滅菌」的酒,為了健康概念,也捨棄一般水果酒為維持穩定的添加物,耗巨資打造出釀酒機器與機制,該產品在2022年3月順利通過SC認證並投產,指標達到綠色干型果酒標準,2024年4月通過國家級綠色食品認證,「我們期許這梅酒,在整個酒行業裡是最健康的。」陳慶舟舉起香甜金黃的梅酒、笑容跟酒一樣閃亮。


溯源漳州2/榕樹養學費梅酒釀健康 福建農村國際化翻身記
一棵人參榕幾十元人民幣,但造型大樹可賣到幾十萬元人民幣。(圖/陳曼儂攝)

另一個將傳統農業發揮到極致的,就是榕樹了。「我們當時在讀小學,每次要上學交學費時,兄弟姊妹們就到屋頂,把自己負責種的那一排榕樹賣了,交學費喔。」漳州古雷港經濟開發區沙西鎮榕樹協會會長、藝泉園林公司總經理李井泉拿著小小的人參榕跟CTWANT記者介紹他從小跟榕樹打交道的故事。

40多年前有人拿野外採集的榕樹根去販售,約在1995年左右,越來越多村民把榕樹種子育苗、移栽塑膠袋,培育根塊長到500克後裝盆銷售,在村民們努力求精、以及政府的引導開發,目前沙西鎮高山村已延伸出「榕樹一條街」,把各家公司的精品樹集中起來,方便外來客戶選購。

這個可以當市政園林、房地產開發商的綠化樹,也已外銷到韓國、荷蘭、印度等世界40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年產值超過1億元人民幣。


溯源漳州2/榕樹養學費梅酒釀健康 福建農村國際化翻身記
榕樹的氣根也能做出天然鞦韆造型。(圖/陳曼儂攝)

「沒賣出的、繼續養也會增值。」李井泉介紹一棵巨大、氣根卻宛若編織袋的榕樹,說這是村民每天幫榕樹細細的氣根噴水、編織,就像是燙頭髮一樣,花了20幾年才成為現在的樣子,之前有一棵像「大鵬展翅」的造型榕樹賣到杜拜,就賺了幾十萬元人民幣。

CTWANT記者繼續乘車、進入古雷半島,風景從滿眼綠意轉為一片蔚藍,漳州濱海南部,有一處三面環海、但全年無風可作業時間高達320天以上,長得像把鑰匙的地方,就是古雷石化園區,距離高雄165海浬,是中國大陸七大石化基地中,唯一跟台灣業者合作的地方。


溯源漳州2/榕樹養學費梅酒釀健康 福建農村國際化翻身記
古雷石化園區有多家台資企業進駐。(圖/陳曼儂攝)

福建古雷石化有限公司在2016年成立,當時由台聚子公司旭騰投資,與中石化福建煉油化工各占50%合資建設,總投資人民幣278億元,是兩岸最大的石化合作項目,跟國喬一起合資在古雷投資的還有奇美實業。

不管是酸甜交織的梅子經濟,或是枝繁葉茂的榕樹外銷王國,再加上火力全開的古雷石化基地,都在朝著「再造一個漳州」的夢想邁進。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旅遊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