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6° / 27° )
氣象
2024-06-26 | i-media愛傳媒

大陸郵輪旅遊熱 相關產業成「藍海」

大陸郵輪旅遊熱 相關產業成「藍海」

「暑假前夕,從天津港出發的郵輪比較火熱,最好提前一個月預定。」北京某旅行社的旅遊顧問劉輝將郵輪產品的看板擺放在顯眼位置,吸引了不少民眾前來諮詢相關業務。



近年來,大陸旅遊市場煥發新生機。City Walk、Country Walk、特種兵旅行等旅行新形式層出不窮,但這些需要周密計畫和充足體力的旅行也讓不少人望而卻步,以「躺平式」著稱的郵輪遊今年呈現快速恢復和增長態勢。一季度,大陸郵輪旅客運輸量已超19萬人次。相關行業協會預測,今明兩年大陸郵輪旅遊市場將全面恢復,進入產業發展新階段。



「在郵輪上可以打卡獨特的海上風光、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觀看異域風情的表演,甚至在船艙悠閒地喝杯下午茶都是不一樣的體驗。」劉輝介紹,此前郵輪的大陸旅客多是中老年人,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愛上郵輪旅行。



在大陸社交平台小紅書、微博、抖音上,不少博主分享自己乘坐郵輪出海的經歷,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有些網友亦因此「種草」郵輪旅行,計畫著出行時間和地點。



大陸郵輪運營商針對遊客家庭化、年輕化的特點設計出相應的主題活動。愛達郵輪(Adora Cruises)本月初宣布正式開啟品牌月活動,旗下郵輪為賓客帶來精彩紛呈的「郵輪+文化」創新體驗,打造充滿文化體驗的度假之旅,例如親子互動舞台劇、《念念敦煌:數字敦煌走進愛達郵輪》藝術展等。



日前,大陸在沿海省分全面實施外國旅遊團乘坐郵輪入境免簽政策,同期推出的多項舉措與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相銜接,暢通國際郵輪靠港補給管道。大陸多個郵輪母港呈現多船停靠的火熱景象,越來越多國際郵輪行駛在這片郵輪市場的「藍海」。



隨著大陸郵輪市場的回暖,市場對郵輪人才的需求進一步增加。對台灣來說,亦是機遇。目前,國際郵輪的員工大都需要取得國際海事組織承認的船員證,但台灣無此簽發資質。然而,這一問題正隨著兩岸合作機制的深化逐步改善。日前,海峽兩岸聯合培養國際郵輪船員培訓班在廈門開班,近150名台灣青年獲發大陸船員證書,並由此進入了郵輪行業。



事實上,早在新冠疫情之前,大陸郵輪市場已躍升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郵輪市場。郵輪旅行市場火爆推高了船舶需求,但相比之下,大陸當時大型郵輪建造產能略顯不足。



今年1月1日,大陸首艘本土製造的大郵輪「愛達•魔都號」首次啟航,打破了困境。



這艘郵輪長323.6公尺,型寬37.2公尺,總噸位13.55萬噸。據參與建設的設計師王章建介紹,「愛達•魔都號」的建造分為675個分段,僅郵輪管材技術規則與空間的排列組合就多達1305種。借助郵輪設計,船廠的數位化設計技術也得到了進一步升級。



大陸官方透露,第二艘本土大型郵輪4月就已進入下塢總裝階段。專家表示,這意味著大陸自主建造大型郵輪的能力逐漸成熟,亦標誌著郵輪產業鏈中最後的幾塊短板即將補齊。

最新旅遊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