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樂活永續協會理事長黃信川,率隊參訪台中2間觀光永續獲獎觀光工廠「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阿聰師芋頭文化館」
據統計,2024年全台官方認證的觀光工廠共有158家,為什麼以這兩間品牌作為參訪代表?這這間都是台灣樂活永續協會會員,並且在2025年第一屆台灣永續觀光獎榜單中,味榮食品榮獲「永續觀光工廠獎」、阿聰師的糕餅主意則贏得「觀光ESG綜合績效獎」績優,兩大品牌脫穎而出,值得一訪,見證他們的永續實踐力。

2025台灣觀光永續獎得獎名單,味榮食品榮獲「永續觀光工廠獎」、阿聰師的糕餅主意則贏得「觀光ESG綜合績效獎」績優。圖片來源|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 從傳統釀造走向永續典範
參訪行程首站來到擁有80年歷史、已傳承第三代的味榮食品,味榮的味噌與醬油不只深入台灣通路市場,也外銷至海外30多個國家,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台灣樂活永續協會理事長黃信川率隊參訪味榮食品。圖片來源|林芳如攝影

「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是台灣第一家味噌文化觀光工廠。圖片來源|林芳如攝影
味榮打造的台灣第一家味噌文化觀光工廠「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建築採綠建築設計,內部收藏百年杉木桶、袖珍製麴模型,並提供多語導覽、互動展覽與日式浴衣體驗,流暢結合體驗、教育和購物需求;同時也在永續實踐上展現多面向的努力,使得2025年獲得GTS綠色旅遊銀級標章、首屆台灣觀光永續獎的永續觀光工廠金級肯定,是成功從傳統轉型為融合永續理念的代表性企業。

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內部收藏百年杉木桶、袖珍製麴模型,並提供多語導覽、互動展覽與日式浴衣體驗,流暢結合體驗、教育和購物需求。圖片來源|林芳如攝影

味榮柑仔店販賣各種味噌、醬油及周邊商品。圖片來源|林芳如攝影

導覽人員仔細介紹味噌的種類。圖片來源|林芳如攝影

味榮的味噌外銷至海外30多個國家。圖片來源|林芳如攝影
味榮食品實踐ESG,工廠採取低碳節能製程,導入智慧能源管理系統(EMS);另外,他們也透過商品與遊程回饋社會,不僅提供有機食品、銀髮友善產品,更以台灣首支具有產銷履歷的味噌產品支持永續農業。許立昇總經理補充,味榮在人員結構上約有80%雇用在地人,並特別進用身心障礙員工,展現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
參訪當天,味榮食品也邀請釀酒大師-高雄餐旅大學兼任副教授陳千浩博士分享台灣地酒文化的復興風潮,他曾與蘇格蘭酒廠合作開發「台灣陳釀葡萄酒過桶熟成威士忌」,產值達數億台幣,除了技術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將台灣地酒文化推至國際。

釀酒大師陳千浩博士分享釀酒歷程,並大力推廣台灣地酒。圖片來源|林芳如攝影
釀食文化與永續餐桌體驗
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致力於推廣釀食文化,強調「從土地到餐桌」的理念。這次特別安排生態廚師楊程幃打造多道以味榮味噌調製的料理,除了美味,更融入對環境友善、使用在地當季食材的生態概念。楊程幃強調:「希望大家透過料理這件事情知道,原來我們每天的飲食對環境有多大的影響,這是從小到大學校沒有教我們的事情。」
用餐前,協會成員一同朗讀「釀食永續行動宣言」,承諾珍惜食物不浪費,鼓勵打包帶走剩下的食物。同時,呼籲使用可重複性的餐具,減少拋棄式用品,並做好垃圾分類,負責任的用餐,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生態廚師楊程幃打造多道以味榮味噌醬汁調製的料理。圖片來源|林芳如攝影

用餐前協會成員還一同朗讀了「釀食永續行動宣言」,承諾珍惜食物不浪費。圖片來源|林芳如攝影
阿聰師芋頭文化館 傳承在地文化,展開與土地共生的永續旅程
朝「勝」之旅行程的第二站來到以芋頭酥聞名全台的「阿聰師的糕餅主意」,作為台灣糕餅業的佼佼者,阿聰師嚴選大甲、大安地區的檳榔心芋頭,不僅為大甲芋頭找到出路,更讓農產升級為文化,傳承成地方的榮耀。他們的觀光工廠「阿聰師芋頭文化館」也在今年榮獲GTS綠色旅行的銀級獎章,更風光奪得首屆觀光永續獎的觀光綜合績效績優。

阿聰師芋頭文化館今年榮獲GTS綠色旅遊的銀級獎章。圖片來源|林芳如攝影
「阿聰師芋頭文化館」透過芋頭酥和地瓜酥DIY與糕餅展示,帶領訪客認識在地食材如何轉化為經典糕點,從產地到餐桌,處處蘊藏對土地的敬意與創意的溫度。這裡同時響應低碳綠建築與友善環境理念,推動AI智慧導覽、共享單車、帶有晶片的環保杯、綠色供應鏈與無障礙空間等,實踐文化傳承與環境永續的雙重承諾。

行程中讓會員們體驗芋頭酥和地瓜酥DIY。圖片來源|林芳如攝影

阿聰師的糕餅主意的第二代接班人吳佩娜,熱情向大家分享他們的永續作為。圖片來源|林芳如攝影

帶有晶片的環保杯,會記錄使用次數以追蹤減量效益,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圖片來源|林芳如攝影

連DIY時穿的圍裙也是環保材質。圖片來源|林芳如攝影

阿聰師芋頭文化館館內可使用智慧機台製作紀念照。圖片來源|林芳如攝影
阿聰師的糕餅主意的第二代接班人吳佩娜說,阿聰師的糕餅主意大概15年前就在做永續了,近年還開始自主碳盤查,慢慢累積出永續成效。她把永續融入在故事裡,設計出博餅遊戲;今年更認養起路燈,她再三表示「我覺得永續這件事真的好好玩!」領導者必須先對永續抱持著熱情,才能將執行的決心傳達給全體員工。
這個品牌透過推廣芋頭,強調在地文化及體驗經濟,成功將永續理念拓展到在地連結與國際事業。

台灣樂活永續協會理事長黃信川(左)與阿聰師的糕餅主意董事長吳聰朝(右)。圖片來源|林芳如攝影

台灣樂活永續協會成員們開心帶著自己親手做的芋頭酥與獎狀回家。圖片來源|林芳如攝影
台灣樂活永續協會 醞釀深度旅遊的共創平台
本次交流之旅讓台灣樂活永續協會的成員們充滿啟發與感動,深刻體認永續不僅是一項指標或認證,更是一種融入企業文化、生活習慣和在地連結的長期實踐。

台灣樂活永續協會理事長在車程中也與大家積極交流、分享經驗。圖片來源|林芳如攝影
有會員觀察到,無論是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或阿聰師芋頭文化館,他們的永續作為都是「先從自己的公司出發,再串聯到在地文化、在地飲食或者整個社區,最後拓展成國際性事業」,印證了「越在地越國際」的理念。
還有會員表示,這次的行程除了激發新想法外,最棒的是兩家觀光工廠不藏私地分享,令人感受到深層的服務體驗與溫度,「人與人面對的時候,傳遞的溫度是沒辦法被其他工作所取代的。以人為本的企業,才能讓員工更加熱愛自己的公司。」
這趟學習交流,如同精華版EMBA課程,黃信川理事長以其深厚的產業經驗,將永續經營拆解為兩個層次,深入淺出地與會員分享其思維架構與實務觀察。他指出,企業首要之務是從經濟面扎根,建立可在永續架構下穩健運作的商業模式。唯有企業本身能穩定獲利與成長,員工及其背後的家庭才有穩定的經濟支持,以此實踐企業社會責任,這正是永續的根本出發點。
其次是產業的永續,產業的永續更需仰賴跨界整合與集體行動。在變動劇烈的市場與環境壓力下,唯有透過平台機制,凝聚理念相近的業者,共同推動創新與合作,方能實踐「讓旅行成為推動地球永續發展的力量」的宏願。
協會將持續推動「移動式交流學習之旅」行動計畫,透過行動觀摩與場域學習,促進會員雙軸成長:一方面激發企業加入永續實踐的行動力,一方面培養從實地移動中學習世界脈動的洞察力。持續建構出兼具永續、樂活與經濟價值的旅遊產業鏈。
延伸閱讀
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
阿聰師芋頭文化館
台灣樂活永續協會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欣傳媒XINMEDIA
最新旅遊新聞
-
-
嘉義縣推出「海洋漁趣」親子一日遊
(4 小時前) -
2025「縱谷原遊會-部落食樂園」 部落日常風乾成故事珍藏歲月浸漬成記憶
(4 小時前) -
大溪韭菜花季盛大開幕 張善政市長力讚「九月雪」與綠竹筍精緻農業
(5 小時前) -
愛戀龍潭湖 2025宜蘭情人節星光鵲橋揭幕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