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5-08-14 | 創新聞

從一張索道車票開始,旅人的靈魂也被提起了

從一張索道車票開始,旅人的靈魂也被提起了

【創新聞記者 陳光蘊/深度報導】那天清晨,我站在紐約布魯克林大橋的霧氣中,城市還未甦醒,晨光從摩天大樓間灑落,像為這座城市鋪上的柔光濾鏡。身後是車水馬龍的喧囂,而眼前,一位街頭藝人正緩緩彈奏著藍調旋律——那是一種介於憂傷與希望之間的聲音,像是整個美國文化的心跳聲,在空氣中悠悠跳動。


從一張索道車票開始,旅人的靈魂也被提起了
▲(圖/Brand USA提供)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想起自己口袋裡那張機票——那不只是一段航程的起點,更像是一張索道車票,帶我拾級而上,進入文化與藝術交織的高空視角。旅途不再只是前往某地,而是一場靈魂被溫柔提起的旅程。


從一張索道車票開始,旅人的靈魂也被提起了
▲全美各地藝術文化音樂饗宴 (圖/Brand USA提供)

旅行,不只是走過風景,而是讓靈魂遇見共鳴這些年,作為一名自由作家和記憶收藏者,我愈發相信:
旅行的意義,不在於逃離日常,而在於深入日常、深入那些他人生活的肌理,尋找我們與這個世界之間微妙的共鳴。每一次文化的體驗、每一次藝術的觸動,都是一次靈魂的細語,是我們與自己重新相遇的片刻。

這一次,我想邀請你,隨著**美國國家旅遊局(Brand USA)**發出的文化邀請函,一同開啟一段屬於「靈感旅人」的美國探索之旅。


從一張索道車票開始,旅人的靈魂也被提起了
▲全美各地藝術文化音樂饗宴 (圖/Brand USA提供)

美國,從未只有一種聲音——而是千種靈魂的交響曲

想像這樣一趟旅程:

  • 在邁阿密藝術博覽會的絢麗場館裡,感受熱帶色彩與當代藝術的激烈碰撞
  • 在德州休士頓的新銳展覽中,觸摸最前沿的創意實驗
  • 漫步芝加哥河畔,透過水面的倒影讀懂城市的建築語言
  • 在紐約布魯克林的塗鴉巷中,發現屬於當代脈動的標語與態度
  • 聽著納許維爾鄉村音樂的鄉愁旋律,讓心緩緩沉澱
  • 與底特律摩城音樂的節奏同行,感受黑人音樂的靈魂躍動

美國,不是一個單一的文化地景,而是一個個敘事聲音的交織場。無論你是視覺系、聽覺系、還是情感系的旅人,這裡都有屬於你的頻道,等你接通。


從一張索道車票開始,旅人的靈魂也被提起了
▲德州爆紅打卡點Prada Marfa裝置藝術 (圖/Brand USA提供)

靈魂的支出,比理性更誠實

我們曾為一幅畫搭上一趟地鐵,為一場展覽排三小時隊,只為感受那一刻的震撼與共鳴。
這不是一場消費,而是一種選擇:用真心去回應這個世界的創意與美。
而美國,就是那塊拼貼著無數故事、聲音、顏色與情感的畫布,等待我們走入其中,成為其中的一筆色彩。


從一張索道車票開始,旅人的靈魂也被提起了
▲全美各地藝術文化音樂饗宴 (圖/Brand USA提供)

2025 ∙ 2026,標下你的文化行事曆

現在的我,正翻開2025與2026的行事曆,像是一位準備遠行的旅人,逐一圈選不能錯過的文化節點:

  • 在洛杉磯盧卡斯博物館,看影像如何說故事、如何建構我們的共同記憶
    • 在布朗克斯街頭,回到嘻哈文化誕生的原點,聽見那來自地下的真實聲音
    • 於波特蘭藝術博物館中,看見多元視角的新聲音與反思
    • 靜靜站在史密森尼攝影展前,對某張黑白人像輕輕點頭,心中有千言萬語卻無需言說

從一張索道車票開始,旅人的靈魂也被提起了
▲全美各地藝術文化音樂饗宴 (圖/Brand USA提供)

這趟旅程,是為你準備的

你是否也開始在心裡,感受到那一股悸動?那種不為打卡、不為炫耀,只為「真正理解這世界的樣貌」而啟程的衝動?如果你已準備好,不只是旅遊,而是「走入城市靈魂深處」——那麼,讓我們一起「藝起出發」,用最溫柔的腳步、最敞開的心,走向那些會讓你停下腳步的瞬間。


從一張索道車票開始,旅人的靈魂也被提起了
▲全美各地藝術文化音樂饗宴 (圖/Brand USA提供)

更多靈感旅程,請造訪官方網站:Visit The USA – America The Beautiful
從這一刻開始,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靈魂感受,讓你的旅行,真正「有感」。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旅遊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