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食)光 關子嶺溫泉與甕仔雞的興起歲月!

穿越時(食)光 關子嶺溫泉與甕仔雞的興起歲月!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從「天下第一靈泉」到「在地美味」
臺南白河的歷史與觀光變遷
天氣乍暖還寒,彷彿告訴人們「溫泉季」已到來,雖然全台各地各有不同的溫泉,而台南市白河區的關子嶺,在台可說是最與眾不同。史誌記載關子嶺溫泉有「天下第一靈泉」之譽,具有養顏美容、養身保健等作用,它不僅是臺灣四大溫泉之一,還是世界級以稀有的泥漿溫泉聞名,加上獨特的在地美味「甕仔雞」,絕對是旅人泡湯首選的口袋名單之一,但事實上這片山區的發展史,是一部橫跨清末、日治乃至當代,記錄著自然奇景的發現、觀光產業的興盛,以及地方美食的崛起等發展足跡!

關子嶺溫泉的歷史,若以記載為主,最少可追溯至清代,古籍《諸羅縣志》
水火同源(攝影:洪書瑱)
雕塑大師楊英風將象徵著麒麟傳說的作品躍然於牆面上的創作(攝影:洪書瑱)
關子嶺溫泉的歷史,若以記載為主,最少可追溯至清代,古籍《諸羅縣志》(西元1715年)中便有關於玉案山後山「火出水中」的奇特景象描述,這指的正是關子嶺著名的「水火同源」異象,展現了此地特殊的地理構造。然而,溫泉作為休憩療養之地被正式發掘與開發,該從日治時期說起,西元1898年(明治31年)時,當時駐紮在嘉義的日本步兵第五大隊所屬部隊在關子嶺東北方的露山谷紮營時,無意間發現了這片溫泉,也讓關子嶺有了不同的發展軌跡,關子嶺泉水性質特殊,呈灰黑色泥狀,溫度約在攝氏75度,含有鹽類與硫磺等礦物質,被證實具備特殊的溫泉「療癒」功能。

關子嶺老街(攝影:洪書瑱)
也因為日軍的發現,正式開啟了關子嶺溫泉的黃金時代,在1904年關子嶺開立了第一家溫泉旅館──「吉田屋」(今靜樂館前身)開張,之後更是形成了溫泉聚落,西元1913年,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的技師發布調查報告,指出關子嶺溫泉含有稀有的「鐳」元素,在當時被視為極具療效,從而聲名大噪。同年,「嘉義廳」(當時隸屬嘉義)撥款興建公共浴場,分為特等、上等及專供痲瘋病患使用的普通三種等級,因此造就了關子嶺這一處著名的療養勝地。
關子嶺溫泉與北投、陽明山、四重溪並列為「臺灣四大溫泉」,並因其獨特的泥漿泉質,與義大利西西里島、日本鹿兒島等地的泥漿泉並列為世界稀有的地質資源,贏得了「天下第一靈泉」的美譽。當時,溫泉區老街繁華熱鬧,設有電燈,盛況一度可與九份相媲美,雖然時光荏苒,至今仍留存的日式木造建築,如「關子嶺大旅社」(仁惠皇家溫泉山莊前身),以及規劃完善的「好漢坡」(昔日是日軍為鍛鍊體力所闢建),都成為見證這段歷史風華的實體文物。

香氣四溢的「甕仔雞」便是現代吸引遊客的「新興招牌」(攝影:洪書瑱)
在關子嶺若說泥漿溫泉是關子嶺的「古老名片」,那麼香氣四溢的「甕仔雞」便是現代吸引遊客的「新興招牌」。在歷經戰後,關子嶺溫泉區雖仍是熱門景點,但隨著時代變遷,遊客的旅遊模式也從單純的泡湯療養,轉向結合自然景觀、休憩與在地美食等多元體驗。眾所周知到了關子嶺除了泡湯外,還有一樣必有的體驗,那就是吃「甕仔雞」(或稱「甕缸雞」),這是關子嶺地區結合在地飼養的放山雞,所發展出獨特的風味,成為與泥漿溫泉齊名的代表元素。
原址是竹香園創立時的原始店,現在專「職」處理甕仔雞「熟成」!(攝影:洪書瑱)
竹香園關嶺總店(攝影:洪書瑱)
根據地方長老表示,關子嶺地區最早開始的甕仔雞賣店是「竹香園」,約在西元2003年左右創立,一開始座落在目前竹香園總店斜對面「烤雞店」,由張獻元、林庭妤夫婦,在這一處約莫七坪大的空間開立,一開始只有4張桌子(約可容納16人),以雞作為主要料理,但因為當時山上的雞肉料理,較少用烤的方式呈現,創辦人想做不一樣口味,故花了許多時間,研發醃料和烤的技術,希望做出皮脆肉嫩、保持肉汁的烤雞!之後關子嶺越來越多家賣「甕仔雞」的店面,約在2005年~2007年之間開始盛行!
而「竹香園」名字的由來,因為在關子嶺土生土長的張獻元,其父親曾因家境因素,需去山裡採竹再運下山販賣,因童年記憶,與情感的連結和對父親的感懷,而取名「竹香園」,而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定調」竹香園,每一間店的裝潢、設計主軸都與竹子有關,如使用竹子做的桌椅與裝飾,而且全部的竹製桌椅,並非機器製作,均由工藝師傅手做。

竹香園為了維持火溫度的控制,而選擇瓦斯來進行烘烤
雖然關子嶺有多家特色餐廳,以運用傳統土甕或特製甕缸,以龍眼木等柴火燜烤,但竹香園為了維持火溫度的控制,而選擇瓦斯來進行烘烤約莫40分鐘,而且選擇週齡滿15週以上,足足3斤正宗黑羽毛正土雞,雞肚塞入茄冬葉,並泡在十多樣中藥材私家密方,醃製足兩小時以上,方可烤製,上桌前會以首創手剝甕缸雞服務,去骨擺盤,方便食客不沾手就能品嘗雞肉美味。
到關子嶺必吃甕仔雞(攝影:洪書瑱)
甕下方還會放置了福菜、阿里山脆筍、枸杞等與烤雞過程中所滴雞油(攝影:廖晨光)
福菜、阿里山脆筍、枸杞等與烤雞過程中所滴雞油加入雞架,煮成「香菇雞油脆筍湯」,推甕仔雞一雞二吃(攝影:洪書瑱)
竹香園推薦菜色_藍莓優格過貓(攝影:洪書瑱)
竹香園推薦菜色_人蔘竹筒蝦(攝影:洪書瑱)
竹香園推薦菜色_古法鱸魚(攝影:洪書瑱)
另有一絕的是──在「烤雞」的同時,甕下方還會放置了福菜、阿里山脆筍、枸杞等與烤雞過程中所滴雞油,以及加入「服務」後的「雞架」,煮成「香菇雞油脆筍湯」,以一雞二吃的方式上桌!推薦甕仔雞的吃法:包括:雞皮直接吃(皮脆);雞肉可沾特調胡椒鹽,或沾雞油(建議不要用淋油方式,若淋到雞皮,會影響雞皮脆的口感)。另外,無飯不歡的食客,建議將雞油淋在白飯上,品嚐飯香、雞油香的雙香美味。竹香園推薦菜色,除了甕仔雞外,還有紫蘇梅子雞、塔香山豬肉、藍莓優格過貓、人蔘竹筒蝦與古法鱸魚等!
甕仔雞的興起,與關子嶺地區「山產」料理的傳統相得益彰。早期的山區餐廳多提供山產野味、溪魚、竹筍等在地食材,而甕仔雞則以其豪邁的烹飪方式和濃郁的風味,成功地將地方美食推向高峰,不僅滿足了遊客在泡湯後對於體力補充的需求,更成為家庭、朋友聚餐的美食首選,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屬意的口袋餐廳名單,讓關子嶺的旅遊體驗從單純的「泡湯」拓展為「泡湯+美食」的魅力行程。
最新旅遊新聞
-
走靜貓空賞美景、品茶香 打卡送好禮再抽iPhone 17 Pro
(2 小時前) -
群山之聲・世界之音——口簧琴沙龍音樂會開啟原民聲音新共鳴 首場 11/15 熱力登場,文化振動延伸至 11/22 原鄉壓軸場
(10 小時前) -
NTSO臺灣管樂團壓軸開演 薩克斯風魅力綻放x璀璨煙花點亮日月潭夜空
(12 小時前) -
日月潭花火音樂嘉年華壓軸登場 NTSO管樂團攜手王裕文吸引2.4萬人共賞湖畔盛宴
(12 小時前) -
鳳凰颱風過後人潮爆發!臺中國際花毯節突破百萬參觀人次 農特產品銷售飆破一千伍佰萬元
(12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