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式血統,再次奏響速度的樂章 Alfa Romeo Giulia Intensa 試駕
Alfa Romeo Giulia 自 2015 年 6 月發表(代號 Type 952),作為 159 停產後品牌推出的首款轎車,也是 20 多年來首款採用縱置引擎與後輪驅動的量產車型,延續品牌運動豪華房車的血統。Giulia 在 2020 年推出 GTA 及 GTAm,作為紀念品牌 110 週年的終極性能房車。2022 年 10 月,Giulia 迎來小改款更新,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


Giulia 之名自 1962 年便被採用。

在 2015 年,Alfa Romeo 再度以 Giulia 名稱推出新一代中型運動房車(代號 Type 952)。
隨著寶嘉聯合於 2025 年 6 月 2 日啟用台灣官方社群媒體平台,以及 9 月 15 日舉行品牌重返暨新車上市發表會,Alfa Romeo Giulia 與 Stelvio 同步正式宣告睽違 18 年後重返臺灣市場。

2025 年9 月 15 日,寶嘉聯合舉行品牌重返暨新車上市發表會,Alfa Romeo Giulia 與 Stelvio 同步正式宣告睽違 18 年後重返臺灣市場。
※新在哪裡?
外觀:
●套件:全車系標配運動化前、後空力套件;Quadrifoglio則更享有專屬碳纖維空力套件,包含立體開孔式碳纖維引擎蓋、車側導流孔、碳纖維車頂、側裙與後擾流板,搭配獨有四葉草徽飾,另搭載碳纖維主動式前分流器,高速時可自動調節角度,增加下壓力與穩定性。
●車頭:經典Scudetto盾型V字蛇紋水箱護罩,搭配三葉型LED主動式矩陣頭燈(LED日行燈、光感應式自動頭燈含遠光燈輔助功能)。
●車側:搭載黑色高光澤車外後視鏡、車門把手禮賓照明、KEYLESS等;Intensa升級後視鏡專屬義大利旗標、黑色高光澤窗框、後車窗暗色玻璃、全景式電動天窗等。
●車尾:搭載LED 尾燈以及深色雙出排氣尾管。
●輪圈:Sprint搭載18吋10輻渦輪造型鋁圈(225/45R18);Intensa升級19 吋琉金五環競化鋁圈(前225/40R19、後255/35R19);Quadrifoglio則享專屬19 吋黑魂五環競跑鋁圈(前245/35R19、後285/30R19)。
內裝:
●座艙:駕駛者導向環艙設計,營造沉浸式駕馭氛圍。
●用料:標配真皮包覆排檔桿、黑色車內頂篷;Intensa升級真皮包覆中控台、車門板、前座中央扶手。
●座椅:全車系標配運動化真皮座椅(電動12向調整含駕駛座3組記憶與加熱功能);Intensa具專屬琉金縫線、頭枕針織徽飾、刺繡中央扶手。
●飾板:搭載鋁質格紋內裝飾板、運動化鋁合金油門與煞車踏板、不鏽鋼門檻飾板;Quadrifoglio採專屬3D碳纖維格紋飾板。
●方向盤:標配運動化真皮多功能方向盤(含加熱、鋁合金固定式換檔撥片);Intensa採取專屬雙色樣式;Quadrifoglio享麂皮包覆、碳纖維鑲嵌、四葉草徽飾與紅色引擎啟動按鍵。
●駕駛介面:標配12.3吋Cannocchiale潛望鏡造型全數位儀錶,提供Evolved、Relax與Heritage三種顯示模式。
●中控:標配8.8吋HD全彩觸控螢幕,支援有線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音響:標配8支揚聲器;Intensa升級為harman/kardon(900瓦 / 14支)。
●充電:標配USB-A、USB-C、12V以及手機無線充電裝置。
●空調:標配雙區恆溫空調系統,前座4個出風口/後座2個出風口。
●尾廂:標配行李廂電磁式觸控啟閉(可遙控解鎖),提供480公升容積。
安全:
●氣囊:標配駕駛座/前乘客座SRS輔助氣囊、雙前座側邊胸廓SRS輔助氣囊、雙側邊氣簾式SRS輔助氣囊。
●標配ADAS駕駛輔助系統,包括ACC主動定速巡航(附跟車與再啟動)、LKA車道維持輔助、LDW車道偏移警示、ABSA主動盲點偵測、RCP後方車流警示、FCW前方碰撞預警與AEB主動煞車系統、TJA壅塞交通輔助、TSR號誌辨識與ISC智慧速率調整功能、DAA駕駛注意力警示、AHB主動遠近光燈切換等。。
動力&底盤:
●Sprint/Intensa搭載2.0L直列四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提供280hp/400Nm,零百加速5.2秒,極速可達240km/h。
●Quadrifoglio搭載2.9L V6雙渦輪增壓引擎,具520hp/600Nm,零百加速僅 3.9秒,極速可達308 km/h。
●傳動系統:全車系搭載8速手自排變速箱以及碳纖維傳動軸(僅7kg),Sprint/Intensa採全輪驅動,一般情況下維持後驅輸出,必要時可將最多50%動力分配至前軸,Intensa升級限滑後差速器;Quadrifoglio則為純後驅配置,並搭載MLSD機械式限滑差速器與主動扭力分配。
●Alfa DNATM Pro駕駛模式:提供d、n、a模式;Quadrifoglio更具備RACE模式。
●懸吊:全車系標配Alfa™ Link前雙A臂與後多連桿懸吊;Intensa升級Alfa™ SDC主動式電子懸吊與CDC底盤主控系統。
●煞車:Sprint/Intensa採取前Brembo對向四活塞、後單向單活塞,Sprint卡鉗為霧銀色烤漆/黑色字樣,Intensa採取高光澤黑色烤漆/金色字樣;Quadrifoglio升級為前Brembo對向六活塞、後Brembo對向四活塞+獨立手剎車卡鉗,採取高光澤紅色烤漆/白色字樣。
Alfa Romeo Giulia 在外觀上延續品牌運動化設計語彙,全車系標配運動化前後空力套件,車頭採經典 Scudetto 盾型 V 字蛇紋水箱護罩,搭配三葉型 LED 主動式矩陣頭燈,具 LED 日行燈及光感應自動頭燈與遠光輔助功能。車側配備黑色高光澤後視鏡、車門把手禮賓照明與 KEYLESS 功能,Intensa 車型更升級專屬義大利旗標後視鏡、黑色高光澤窗框、後車窗暗色玻璃與全景電動天窗。車尾則採 LED 尾燈與深色雙出排氣尾管。輪圈方面,Intensa 配備 19 吋琉金五環競化鋁圈(前 225/40R19、後 255/35R19),相較於入門 Sprint 的 18 吋 10 輻渦輪造型鋁圈,整體造型更具運動感與視覺張力。

本次試駕車款為Alfa Romeo Giulia Intensa,建議售價為新臺幣 248.9 萬元。

外觀上延續品牌運動化設計語彙,全車系標配運動化前後空力套件。


搭配三葉型 LED 主動式矩陣頭燈,具 LED 日行燈及光感應自動頭燈與遠光輔助功能。


車頭採經典 Scudetto 盾型 V 字蛇紋水箱護罩。

長寬高分別為 4,650 x 1,860 x 1,438 (mm),軸距達 2,820mm。

車側配備黑色高光澤後視鏡,Intensa 車型更升級專屬義大利旗標誌。

Intensa 車型升級黑色高光澤窗框。

標配車門把手禮賓照明與 KEYLESS 功能。

輪圈方面,Intensa 配備 19 吋琉金五環競化鋁圈(前 225/40R19、後 255/35R19),相較於入門 Sprint 的 18 吋 10 輻渦輪造型鋁圈,整體造型更具運動感與視覺張力。

煞車系統採前 Brembo 對向四活塞、後單向單活塞設計,配合高光澤黑色烤漆與金色字樣。

車尾搭載LED 尾燈,看上去散發出濃厚運動感。

下方分流器搭配深色雙出排氣尾管。
內裝方面,採取駕駛者導向環艙設計,營造沉浸式駕馭氛圍,全車系標配運動化真皮座椅(電動 12 向調整,駕駛座含 3 組記憶與加熱功能)、真皮包覆排檔桿與黑色車內頂篷。Intensa 車型進一步升級真皮包覆中控台、車門板與前座中央扶手,並在座椅上加入專屬琉金縫線、頭枕針織徽飾及刺繡中央扶手。內裝飾板搭配鋁質格紋、運動化鋁合金油門與煞車踏板及不鏽鋼門檻,方向盤為運動化真皮多功能款,Intensa 採雙色設計。駕駛介面配置 12.3 吋 Cannocchiale 潛望鏡造型全數位儀錶,提供 Evolved、Relax 與 Heritage 三種顯示模式,中控搭載 8.8 吋 HD 全彩觸控螢幕,支援有線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音響系統標配 8 支喇叭,Intensa 升級為 harman/kardon 14 支 900 瓦系統。充電介面包含 USB-A、USB-C、12V 及無線充電裝置,空調為雙區恆溫系統(前座 4 出風口 / 後座 2 出風口),尾廂採行李廂電磁式觸控啟閉設計,提供 480 公升容積。

內裝採取駕駛者導向環艙設計,營造沉浸式駕馭氛圍。

內裝飾板搭配鋁質格紋。




方向盤為運動化真皮多功能款,Intensa 採雙色設計。左側為引擎啟動鍵、駕駛輔助按鍵,右側則提供多媒體系統控制,而後方還有頗大的固定式換檔撥片。



駕駛介面配置 12.3 吋 Cannocchiale 潛望鏡造型全數位儀錶,提供 Evolved、Relax 與 Heritage 三種顯示模式。

中控搭載 8.8 吋 HD 全彩觸控螢幕,支援有線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音響系統標配 8 支喇叭,Intensa 升級為 harman/kardon 14 支 900 瓦系統。



空調為雙區恆溫系統(前座 4 出風口 / 後座 2 出風口)。

前排中央提供實用的收納空間。


Intensa 車型享有真皮包覆排檔桿、專屬琉金縫線及刺繡中央扶手。

充電介面包含 USB-A、USB-C、12V 及無線充電裝置。



全車系標配運動化真皮座椅(電動 12 向調整,駕駛座含 3 組記憶與加熱功能),Intensa 車型進一步升級頭枕針織徽飾。


配備有運動化鋁合金油門與煞車踏板及不鏽鋼門檻。


後座空間應對一般日常使用已經足夠。不過因為座椅造型設計以及中央隆起高度,建議雙人乘坐會比較適合。

全景電動天窗採取前後分隔式設計。

後排中央座椅提供扶手以及杯架。

前排椅背亦提供網狀地圖袋。


尾廂採行李廂電磁式觸控啟閉設計,提供 480 公升容積。
在安全防護方面,標配駕駛座與前乘客座 SRS 輔助氣囊、雙前座側邊胸廓 SRS 氣囊,以及雙側邊氣簾式 SRS 氣囊。車輛亦搭載完整 ADAS 駕駛輔助系統,包括 ACC 主動定速巡航(附跟車與再啟動功能)、LKA 車道維持輔助、LDW 車道偏移警示、ABSA 主動盲點偵測、RCP 後方車流警示、FCW 前方碰撞預警與 AEB 主動煞車系統,以及 TJA 壅塞交通輔助、TSR 號誌辨識、ISC 智慧速率調整、DAA 駕駛注意力警示與 AHB 主動遠近光燈切換等功能,兼顧主動與被動安全,提升行車穩定性與駕駛安心感。

搭載完整 ADAS 駕駛輔助系統。

搭載四點式駐車雷達含音響及圖像警示 (前 / 後)、倒車輔助攝影。
動力方面,採用 2.0L 直列四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提供 280hp/400Nm 動力,零百加速 5.2 秒,極速可達 240 km/h。傳動系統搭配 8 速手自排變速箱與碳纖維傳動軸(僅 7kg),採全輪驅動設計,平時以後輪驅動為主,必要時可將最多 50% 動力分配至前軸,並升級限滑後差速器,提升抓地力與操控穩定性。車輛標配 Alfa DNATM Pro 駕駛模式(d/n/a),並搭載前雙 A 臂、後多連桿 Alfa™ Link 懸吊,Intensa 升級為 Alfa™ SDC 主動式電子懸吊與 CDC 底盤主控系統。煞車系統採前 Brembo 對向四活塞、後單向單活塞設計,配合高光澤黑色烤漆與金色字樣,提供優異制動表現,整體動力、懸吊與制動系統相互協作,兼顧性能與日常駕馭需求。

採用 2.0L 直列四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提供 280hp/400Nm 動力,零百加速 5.2 秒,極速可達 240 km/h。


傳動系統搭配 8 速手自排變速箱與碳纖維傳動軸(僅 7kg)。


採全輪驅動設計,平時以後輪驅動為主,必要時可將最多 50% 動力分配至前軸,並升級限滑後差速器,提升抓地力與操控穩定性。

標配 Alfa DNATM Pro 駕駛模式(d/n/a)。

搭載前雙 A 臂、後多連桿 Alfa™ Link 懸吊,Intensa 升級為 Alfa™ SDC 主動式電子懸吊與 CDC 底盤主控系統。
實際駕駛 Alfa Romeo Giulia Intensa 上路,可以明顯感受到這款車對駕駛風格的要求。起步若以一般日系車的輕快油門方式操作,反應顯得不算靈敏,但只要給予更直接的油門輸入,動力便能迅速釋放,搭配 ZF 八速手自排變速箱,換檔銜接俐落且反應積極。
切換至 Dynamic 模式後,懸吊與油門的調校展現出義大利品牌的獨到理解,底盤能在兼顧舒適的同時,保持貼地感與穩定性,轉向精準靈敏,讓彎道駕馭更具信心。Q4 四驅系統在多數時候維持後驅特性,卻能在需要時適度分配前軸動力,使車尾保有靈動感而不失穩定。整體而言,Giulia 並非以輕鬆日常為主,而是更適合在開闊道路或高速路段,展現其動力與操控間的平衡樂趣。
總結來說,Alfa Romeo Giulia 以中高階運動豪華房車定位回歸臺灣市場,填補品牌多年空缺,提供對手中少見的義式設計風格與品牌個性。隨著正式重返臺灣,Giulia 不僅象徵 Alfa Romeo 在本地市場的再起步,也為喜愛運動豪華轎車的消費者,帶來新的選擇與品牌體驗。
最新汽車新聞
-
-
燃油時代的新寵兒到!Kia All New K4喚回你的家用掀背情懷。
(5 小時前) -
首度於秋季舉辦蔚來日 (Nio Day) 蔚來汽車 (Nio) 宣布全新 ES8 正式上市,同場發表 ET9 地平線特別版
(17 小時前) -
預計 2027 年日本率先上路,Nissan 發表新世代 ProPILOT 半自動駕駛系統
(17 小時前) -
35 年歷史劃下句點,美規 Subaru Legacy 正式停產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