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 | 周刊王

男子為通便使用火腿腸,最終需進行內視鏡手術取出。(圖/翻攝自微博) 飲水不足:每天水分攝取不足會導致糞便乾硬,不易排出。 纖維攝取不足:蔬菜、水果與全穀類含有豐富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攝取不足易造成便祕。 缺乏運動:長時間久坐、缺乏運動會降低腸道蠕動效率。 憋便習慣:長期忽略排便感會讓直腸敏感度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精神壓力與不良作息:焦慮、壓力或長期熬夜會干擾自主神經,影響腸道運作。
58歲男便祕10天出奇招 15公分火腿腸滑入直腸緊急送醫

[周刊王CTWANT] 中國陝西一名58歲男子因長達10天未能順利排便,竟突發奇想以火腿腸通便,結果火腿腸意外滑入直腸無法取出,最終緊急送醫處理。
據《陝視新聞》等陸媒報導,該名王姓男子近期因嚴重便祕,認為火腿腸可「輔助通便」,遂將一條火腿腸塞入肛門,卻因潤滑度過高導致整段滑入直腸深處。王男多次嘗試自行取出未果,最終趕往西安市人民醫院(第四醫院)求助。
醫院安排內視鏡異物取出術,醫師經檢查發現,一根長約15公分的火腿腸卡在直腸內,手術歷時約20分鐘順利完成,術後患者症狀明顯緩解,無嚴重併發症。便祕是現代人常見的腸胃問題之一,不少人因長期便祕感到困擾,甚至採取偏方或危險方法嘗試解決,導致嚴重後果。
根據腸胃科專家統計,便祕可分為功能性與器質性原因,但多數屬於前者,主要與生活習慣及飲食有關:
醫師提醒,導致便祕的常見原因包括飲水不足、蔬菜水果攝取量低、缺乏運動、長時間久坐、習慣性憋便,或排便時過度分心(如滑手機)、情緒壓力過大造成腸道功能紊亂等。
部分民眾會嘗試「灌腸液過量」、「吞服過量瀉藥」或「將異物塞入直腸」等危險行為,這些方法可能導致腸道損傷、穿孔、嚴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專家強調,類似案例時有發生,切勿以身試險。
專家呼籲,若長時間便祕應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切勿使用危險或非正規方法,以免引發腸道穿孔、感染等嚴重後果。醫師提醒,了解便祕成因並採取正確處理方式,才是保障健康的關鍵。
延伸閱讀
最新大陸新聞
-
-
女子手腳麻木喝密醫「祖傳秘方」中毒慘死 供藥者竟是文盲
(12 小時前) -
2寶爸工作意外死亡「賠償金915萬」 失聯12年妻突出現要分錢
(16 小時前) -
男子社區行人道踩狗大便摔成10級失能 怒告物業公司判決曝
(17 小時前) -
親戚小孩討Labubu遭拒崩潰尖叫!還砸壞百萬水晶吊燈 家長:兒子沒惡意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