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7° / 24° )
氣象
2024-02-23 | 中央社

書香樂聲交會 填詞人潘源良從「今天不回家」學招

香港歌手泰迪羅賓的歌聲從台北國際書展一隅傳出,講座「港台老歌如何印刻我們的生命」 邀請台港樂評與填詞人聊音樂。資深香港填詞人潘源良更笑說,他從台灣老歌「今天不回家」學了一手。

耳熟能詳的歌曲是珍貴集體回憶,台灣樂評人馬世芳、香港填詞人潘源良、香港文學研究者陳智德3人受邀以「老歌」為本,分析歌曲與時代背景的互動,從歌手姚蘇蓉的「今天不回家」(1969)、香港音樂人泰迪羅賓的「點指兵兵」(1979)再到台灣音樂人李壽全的「未來的未來」(1985)。

潘源良有「浪子詞人」美譽,填詞作品超過1千首,與張學友、王菲、林子祥等都曾合作。他笑說,1958年出生時電視昂貴,從小與傳媒關係都來自電台,聽中國歌星周璇的「天涯歌女」也聽英國搖滾樂披頭四。

台灣歌手姚蘇蓉的「今天不回家」更對潘源良的填詞創作留下影響,歌名雖是「不回家」,歌詞卻是要人「回家」,潘源良笑說,這讓他從小寫作文就多學了一招,「原來寫作時能玩自相矛盾」。

潘源良回憶,小時候家中沒有玩具,最便宜的玩具就是自己,聽歌、然後再唱歌給自己聽,或把歌詞換掉換成自己喜歡的內容,「後來我發展成一個填詞人就是從這裡開始」,無數老歌一點一滴滋養他。

陳智德也分享,羅大佑和李壽全帶來的台灣新搖滾讓他印象深刻,尤其1985年,李壽全為電影「超級市民」創作的主題曲「未來的未來」。當時距離台灣解嚴還有2年,歌詞裡寫出人們對未來的迷茫,也像對先前另一首歌曲「明天會更好」的對映批判。

後來,香港電台1986年舉辦了「生活中的香港」填詞比賽,更將「未來的未來」選為指定曲,邀請參與者改編為廣東版歌詞,比賽冠軍就是後來為Beyond填詞的香港知名填詞人劉卓輝,而他創作的粵語版「說不出的未來」由歌手夏韶聲演唱。

陳智德說,劉卓輝改編成香港版本時,承襲了李壽全對未來不穩定的想像,加上對1997年(香港回歸)的焦慮,「當兩首歌放在一起聽,特別有趣,似乎發現那個年代的台灣和香港,都有種不安定的焦慮。」陳智德現場更清唱了兩種版本,獲得全場歡呼。

講座主持人、香港作家鄧小樺感性回應,台灣與香港都曾面對同樣的焦慮,儘管是不同的歷史脈絡,但能明白彼此多些,就是近年不斷舉辦港台會談最有意思之處。

最新娛樂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