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0 | 中央社
潘若迪親吐童年內心缺憾 主張女兒富養不縱容
藝人潘若迪在公視節目「少年願望事務所」分享從小接受父親嚴厲的軍事教育,書念不好就只給半隻雞腿。當爸後的他選擇和父親不同的教育方式,主張「女兒富養,但不能縱容」。
潘若迪成長在嚴謹的軍人家庭,父親認為他「書念得不好,不配吃一整隻雞腿」,水果也只分得「半顆蘋果」。這種物質上的匱乏讓年幼的他曾偷偷吃同學的便當,以滿足內心缺失。
潘若迪透過新聞稿分享,「那時候真的覺得父親不愛我,因為他從不給我完整的東西。」這種匱乏感也延續到成年後,賺到人生第一桶金時,潘若迪立刻買了一箱蘋果和十幾隻雞腿,他坦言,「這是對童年缺憾的報復性消費。」
如今成為父親的潘若迪選擇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教育女兒,他主張「女兒富養,但不能縱容」,認為孩子應該在物質富足的同時,學會珍惜與自主能力。
潘若迪強調,除了物質支持外,心理上的陪伴與價值觀引導更為重要。他認為父母在「生、養、教、陪」4個層面上都應盡責,尤其是「陪」與「心理支持」是物質條件無法替代的。他說:「如果孩子沒有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支持,將來可能會迷失於物質追求。」
公視「少年願望事務所」每週一至週三晚間9時於公視與公視+同步播出;週四至週六晚間9時於小公視播出。
潘若迪成長在嚴謹的軍人家庭,父親認為他「書念得不好,不配吃一整隻雞腿」,水果也只分得「半顆蘋果」。這種物質上的匱乏讓年幼的他曾偷偷吃同學的便當,以滿足內心缺失。
潘若迪透過新聞稿分享,「那時候真的覺得父親不愛我,因為他從不給我完整的東西。」這種匱乏感也延續到成年後,賺到人生第一桶金時,潘若迪立刻買了一箱蘋果和十幾隻雞腿,他坦言,「這是對童年缺憾的報復性消費。」
如今成為父親的潘若迪選擇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教育女兒,他主張「女兒富養,但不能縱容」,認為孩子應該在物質富足的同時,學會珍惜與自主能力。
潘若迪強調,除了物質支持外,心理上的陪伴與價值觀引導更為重要。他認為父母在「生、養、教、陪」4個層面上都應盡責,尤其是「陪」與「心理支持」是物質條件無法替代的。他說:「如果孩子沒有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支持,將來可能會迷失於物質追求。」
公視「少年願望事務所」每週一至週三晚間9時於公視與公視+同步播出;週四至週六晚間9時於小公視播出。
最新娛樂新聞
-
-
《大學生》班底520宣布離婚 要大家恭喜她:離開不健康親密關係
(2 小時前) -
朱媛媛「抗癌5年病逝」享年51歲!丈夫悲喊:她走的時候平靜且從容
(3 小時前) -
黃子佼、孟耿如爆離婚!陳沂點他「拖著不離原因」:糟糕又自私
(3 小時前) -
三峽車禍釀3死「民眾違停哀悼」 網紅提1實際做法:才是真的弔念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