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9° / 25° )
氣象
2025-05-18 | 三星傳媒

嘉市府攜手月桃故事館 啟用嘉義食農教育基地共創綠色未來

(記者黃音文/嘉義報導)2025月桃花祭結合嘉義食農教育基地,啟動永續農業與文化新篇章嘉義縣市為全臺重要農業重鎮,地處北回歸線23.5度位置,日照充足、氣候宜人,孕育出多樣且品質優良的農作物,今年嘉義市政府攜手月桃故事館於今(18)日首度結合「月桃花祭」啟用嘉義市「嘉義食農教育基地」,舉辦一場充滿自然、人文與永續理念盛會,由嘉義市長黃敏惠、月桃故事館董事長何勇魏、立委張啟楷、市議員陳家平、建設處長田長沛、農林畜牧科長陳怜惠、新悅花園酒店經理曾玟恩等貴賓出席今日啟動儀式,同時食安教育專題演講及食安餐飲饗宴等活動,場面熱鬧。

嘉市府攜手月桃故事館 啟用嘉義食農教育基地共創綠色未來

2025月桃花祭暨食農教育基地啟動典禮,嘉義市長黃敏惠、月桃故事館董事長何勇魏、立委張啟楷、市議員陳家平、建設處長田長沛等啟動儀式。(圖/記者黃音文攝)

市長黃敏惠致詞時感謝月桃故事館響應市府政策,共同推動食農教育,盼「讓永續融入治理」、「讓永續成為生活」及「讓永續轉為商機」,與企業共同邁向永續未來。月桃故事館是嘉義市第一間合法的觀光工廠,長期致力於永續理念的實踐,不僅是嘉義市第一家獲得「綠色旅行標章」(Green Travel Seal)一星認證的觀光工廠,更是全台唯一榮獲「國家環境教育獎」肯定的觀光工廠,堪稱綠色永續的代表,館內主要選用台灣原生種植物─月桃,萃取植物精華製作產品,從洗沐用品到保養品的研發皆以生態保護為前提,體現企業對土地的關懷與責任,透過每年舉辦的「月桃花祭」,不僅讓大眾欣賞月桃花的生態美景,也展示綠色製程與環保理念的結合。

嘉市府攜手月桃故事館 啟用嘉義食農教育基地共創綠色未來

嘉義市長黃敏惠、月桃故事館董事長何勇魏、立委張啟楷、市議員陳家平、建設處長田長沛、新悅花園酒店經理曾玟恩等為活動宣導。(圖/記者黃音文攝)

市長黃敏惠表示,雖然嘉義市農地面積不大,市府推動的品牌策略,已成功打造出「幸福嘉義米」等具代表性的城市農業品牌。自109年試種以來,「幸福嘉義米」已由2公頃擴大至今年的38公頃,不僅登上東京國際食品展、進駐Mia C’bon超市,甚至聯名金馬影展推出「嘉嚐.改天吃飯」禮盒,並開發出霜淇淋與面膜等創新產品,展現產品形式的多元進化。這不僅體現嘉義農業品牌在質與量上的全面蛻變,更彰顯嘉義農業的創新實力與邁向國際的潛力。

嘉市府攜手月桃故事館 啟用嘉義食農教育基地共創綠色未來

嘉義市長黃敏惠、月桃故事館董事長何勇魏、立委張啟楷、市議員陳家平、建設處長田長沛聽取三光米(股)公司董事長林肇榮說明產品。(圖/記者黃音文攝)

黃敏惠市長也分享,感謝月桃故事館響應市府食安教育推廣計畫,共同推廣食農教育,這正是城市邁向永續的重要力量。市府向新永續出發,將「永續融入治理」、「讓永續成為生活」,更讓「永續轉為商機」,過去後湖地區因位近河道,曾有淹水的狀況,透過河川整治、堤防修築,避免人民財產損失,是歷經她的父親黃永欽省議員爭取、自她擔任立委、市長以來的首要顧念。多年來,後湖地區進行區域排水整治、設置抽水站並興建堤防,大幅改善積淹水情形,現在河川疏濬治理工程將持續向下游進行,鄰近的防汛道路更將整合為兼具防汛、交通與生活機能的重要通道。

嘉市府攜手月桃故事館 啟用嘉義食農教育基地共創綠色未來

嘉義市長黃敏惠、月桃故事館董事長何勇魏、立委張啟楷、市議員陳家平和與會貴賓同歡。(圖/記者黃音文攝)

黃敏惠市長表示,相信有永續的環境,更會為地方帶來更蓬勃的商機,並引入更多優質企業,歷經過去的艱苦,我們務實、努力改善,將迎來未來的希望。同時,感謝立法委員張啟楷與市府共同爭取輕軌、疏濬防洪等建設,並針對堤防與防汛道路興建及悠關嘉義市與鄰近縣市發展的「三橫三縱三環新生活路網」規劃闢建等議題勘查研商,共同推動嘉義市的發展。

嘉市府攜手月桃故事館 啟用嘉義食農教育基地共創綠色未來

嘉義市長黃敏惠、月桃故事館董事長何勇魏、立委張啟楷等接受媒體聯訪。(圖/記者黃音文攝)

月桃故事館董事長何勇魏表示,月桃故事館是全國唯一獲「國家環境教育獎」的觀光工廠,展現嘉義市對食品安全、永續農業與環境友善的高度重視與實踐決心。期望透過「嘉義食農教育基地」的啟用,打造一個兼具教育與實踐的活動平台,讓民眾來到月桃故事館,不僅能感受到月桃花的美麗,還能親自體驗嘉義在地農業的多樣性與可持續性。藉此提倡民眾關注永續生態的理念,也向更多人展示嘉義的農業魅力與永續願景。

嘉市府攜手月桃故事館 啟用嘉義食農教育基地共創綠色未來

作物永續發展協會台灣分會代表植物生技事務經理李姿璇擔任食安教育專題演講。(圖/記者黃音文攝)

建設處長田長沛也補充指出,嘉義市的農業與食安政策已逐步展現成果,無論是「幸福嘉義米」的成功推廣、小農品牌的輔導,或是食安教育的多元展開,都讓市民逐漸建立起對土地、飲食與環境的整體認識。他強調市府將持續攜手農會與在地團隊,強化補助政策、導入品牌行銷、落實災害保險,持續打造具韌性與競爭力的「農業嘉義隊」。

嘉義市政府期盼透過本次月桃花祭的串聯,讓市民從節慶走進教育,從文化走進飲食,從感受走向實踐,共同打造一座更健康、更永續、更有故事的綠色城市。活動現場邀請作物永續發展協會台灣分會代表植物生技事務經理李姿璇擔任食安教育專題演講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作物科技如何改變未來農業的樣貌。她從農業生物技術的應用談起,帶領現場民眾理解智慧農業、低碳生產與友善耕作的可能性,並分享台灣在永續農業推動上的最新趨勢與國際接軌成果。李姿璇表示:「農業的未來已不只是種得多,更是要種得對。從科技、土地到氣候共存的角度,我們正在走向一個更智慧、更永續的新農業時代。

活動由在地文化團體「後湖振興社」的獅陣演出揭開序幕,展現嘉義深厚的文化底蘊,也象徵市府在推動永續城市的同時,堅守文化傳承。黃敏惠市長與立委張啟楷、陳家平議員及代表共同參與,現場集結嘉義市農會、三光米(股)公司,奮起福及好瓜造智慧農場農品牌進行農產展售,從田間到餐桌的完整鏈結,讓市民不只能看見食材來源,也能與農友直接對話、體驗嘉義的農業韌性與活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消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