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險7月起擴大保障 紅單建築可領住宿費

為強化地震災後災民安置措施,住宅地震保險的「臨時住宿費」將擴大給付範圍。金管會宣布,自今(2025)年7月1日起,未來不僅限於房屋「全損」者,若地震後房屋被地方政府認定為「危險建築」,並張貼紅單者,也能申請臨時住宿費,每件最高給予20萬元,而現行每年保費1,350元則維持不變。
地震險自2002年上路以來,過去僅在房屋達到「全損」標準時,才提供150萬元重置費及20萬元臨時住宿費,但從實務面來看已不符需求。像是去(2024)年的0403花蓮地震、今年0121嘉義大埔地震,部分建築主結構受損程度未達「全損」,卻被張貼紅單禁止進入,災民無家可歸卻無法申請住宿費,引發保障落差問題。
金管會表示,此次修正「住宅地震保險危險分散機制實施辦法」部分條文,自7月1日起,只要房屋在地震後被地方政府貼上紅單,保戶即可申請臨時住宿費,每一保險標的最高可領10萬元;若同一保單期間內發生多次事故,合計最高不超過20萬元。但新制不溯及既往,亦即僅限7月1日以後發生之地震事故才適用。
所謂的「紅單」建築,指的是主結構受損、地基不穩,經地方政府認定不得居住者,與全損定義不同。金管會指出,全損是指房屋無法修復,或修復費用超出重置成本50%;而紅單多為須要維修才能居住,平均修復費用僅為重置成本的20%左右,若納入房屋損失理賠,現行費率將無法負擔,因此本次僅針對臨時住宿費進行補強。
金管會強調,「住宅地震保險危險分散機制實施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預告期為30日,預計7月1日正式施行。政策調整已由地震保險基金試算評估,不會提高現行保費,也在產險業財務可承擔範圍內。
根據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住宅地震險有效保單為367萬4,142件,投保率38.93%,已超越日本的3成投保水準。近年主要賠償事件,包括2024年花蓮地震理賠281件,金額4.58億元;2025年嘉義地震則有6件,總額926萬元。
外界普遍認為,這次地震險制度調整有助於填補保障斷層,提升災後即時安置效率,期盼後續也能視實際災情檢討是否進一步納入房屋損失理賠,建構更周全的地震保險制度,強化全民防災韌性。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最新財經新聞
-
美失去最後3A信評 白宮抨擊穆迪降等
(45 分鐘前) -
郭智輝拜會德州州長 討論強化半導體AI合作
(58 分鐘前) -
SCFI指數大漲!美國線運價狂飆 貨櫃三雄買盤湧現「這家」噴漲停
(1 小時前) -
新台幣暴力升值重災區 惠譽:「這5家」壽險列負向評等
(2 小時前) -
泰山食品「強運車隊」應援會考 免費送「強」氣泡水助考生補運!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