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改革!伊朗「刪新鈔面額4個零」漸汰換舊貨幣 專家這麼說

[周刊王CTWANT] 伊朗中央銀行近日宣布,將於今年正式重啟貨幣改革,刪除現行貨幣「里亞爾(rial)」後4個零,改以「土曼(toman)」為新貨幣單位,並採雙軌制逐步汰換現鈔。雖然伊朗政府強調此舉將簡化交易並配合現行民間用法,但外界普遍質疑,若不同步推動經濟體質改革,此政策恐難解決伊朗長年通膨與幣值崩盤的困境。
伊朗中央銀行總裁法爾津(Mohammad Reza Farzin)於當地時間本月28日在德黑蘭舉行的年度貨幣與外匯政策會議上表示,伊朗今年「一定會推動去零計畫」,並稱類似計畫已在俄羅斯、土耳其與德國等約70國推行過,只要時機恰當便能有效發揮成效。
這項貨幣改革最早可追溯至2019年,由前總統羅哈尼的時任政府所提出,並在2020年獲議會通過。不過,由於國內政治爭議與後續立法程序拖延,政策遲遲未能落地。如今伊朗當局再度推動新制,將使1土曼等於1萬里亞爾,正式承認國內早已普遍捨棄舊貨幣里亞爾的作法。
根據伊朗媒體《伊通社》(IRNA)報導,中央銀行經濟政策司長梅赫迪扎德(Jafar Mehdizadeh)5月間也公開表示,這項改革計畫已有12年研究歷史,雖然理論上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上牽涉層面極廣,包括審計制度調整、法律條文修正、債務清算、軟體系統更新、價格標示改寫,甚至影響股市與製造業運作。
梅赫迪扎德指出,當前已印製的新紙鈔上,便已預先去除4個零,但僅限於實體現鈔,不代表全國金融系統已同步調整,但若不同步更名,將導致兩種貨幣並存,必須加印2種版本鈔票,恐對中央銀行造成極大壓力,他並以土耳其貨幣改革後的「新土耳其里拉」為例,強調過渡期的設計至關重要。
儘管伊朗現今多數交易逐漸朝向電子支付,但對現金需求仍高,尤其在對外制裁限制下,紙鈔墨水與防偽紙材須仰賴國產替代品。當局認為,透過簡化幣值與更新貨幣外觀,有助減輕印鈔壓力、提高人民對貨幣的信心。
不過,外界對此政策是否真能帶來實質改善仍有疑慮。伊朗長年面臨通膨問題,近年通膨率維持在40%以上,貨幣貶值嚴重。一張面額1萬里亞爾的紙鈔,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前約可兌換150美元,如今卻不值0.1美元,貶值幅度超過99%。另據估算,商品價格每增加1個零,大約需40年累積25%年均通膨即可達成,而伊朗目前情況遠比此更嚴峻。
經濟學者阿薩迪(Jamshid Assadi)過去曾直言,問題不在貨幣單位上的4個零,而是貨幣體系本身的失能與政府財政紀律的潰散。他認為,若不強化中央銀行獨立性、財政紀律與金融透明度,刪除零的政策只是表面功夫。
伊朗代理經濟部長阿克拉米(Rahmatollah Akrami)也在本次會議上警告,中央銀行的低獨立性、通膨目標框架不明與資訊不透明等因素,長年拖累貨幣政策成效。他呼籲當局重新定位中央銀行的角色與職能。
不過伊朗現行規畫,土曼與里亞爾將在未來幾年間並行使用,中央銀行將負責逐步回收舊里亞爾鈔幣與發行新版土曼。當局期望此改革可降低交易時的心理負擔,但專家警告,若不正面處理國內流動性過剩、購買力下滑與民間經濟疲弱等根本問題,恐難帶來長期效益。
此外,在美國與其他國家持續對伊朗實施制裁下,伊朗經濟正處於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以來最艱困時期。民生壓力沉重,超過3分之1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下,失業率亦高居不下。
當地報章《Jahan-e Sanat》早在2019年改革首度提出時就曾質疑,「這到底是實質改革,還是另一場包裝過的經濟震撼?」由此可見,伊朗政府如今再度推動此案,是否真能撐起國內經濟,仍待後續觀察。
延伸閱讀
最新國際新聞
-
-
清查公務員持中國大陸證件 陸委會:完成比例高
(37 分鐘前) -
回應國台辦大罷免 陸委會:不需要說三道四
(1 小時前) -
陸委會:兩岸對奧會模式理解不同 盼找到折衷點
(1 小時前) -
科學家:歐洲熱浪可能奪2300命 氣候風險應儘早揭露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