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2 | 中央社
11月PMI轉擴張 中經院:廠商觀望、半年景氣多空難料
中經院今天公布11月經季節調整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回升1.4個百分點到51.4%,是9月PMI轉為緊縮後,首次轉為擴張。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製造業面臨多空交戰,廠商對川普政策仍處觀望,因此也反映在對未來半年展望上。
中經院今天公布11月PMI繼續微幅上升到51.4%,轉為擴張。中經院表示,部分業者有因應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政策而提前拉貨,推升電子暨光學與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新增訂單轉呈擴張,不過因為地緣政治等風險仍高,製造業未來展望連續第3個月呈現緊縮。
連賢明表示,這次PMI上升都很有限,雖然光電跟ICT產業訂單表現不錯,但產業對未來半年展望沒有改善,「目前比較多空交戰」,美國總統大選雖然已經結束,評估廠商都還在觀望川普相關措施,可能還是「邊走邊看」。
中經院副研究員陳馨蕙指出,製造業整體發展仍不均衡,鄰近農曆過年,觀察食品業者開始進入拉貨旺季,紡織部分業者則有下修財測。若細看人力僱用數量,創下今年6月以來最慢擴張速度,交貨時間也在下降,廠商可能還是接到短急單而已,沒有很多中長期訂單。
非製造業方面,11月未經季節調整的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也微幅上升0.8個百分點至54.6%,已是連續25個月擴張,未來展望也連續第13個月呈現擴張。
中經院表示,年底因碰到會議尾牙旺季、雙11檔期、靠近農曆年前備貨旺季等,非製造業商業活動與新增訂單指數也有回升。
不過,中經院表示,因為房市降溫、股市回跌,營造不動產業的商業活動指數也自2023年7月以來首次呈現緊縮,未來展望指數也滑落到2023年11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媒體關注,主計總處考量出口與投資動能,上修今、明年的經濟成長率到4.27%與3.29%,似乎跟中經院調查狀況不同。
陳馨蕙表示,主計總處國內生產毛額(GDP)看的是金額,如果有大型廠商投資案就會帶動金額向上增加,經濟成長率觀察比較長的期間來做預測;在PMI相關調查中,比較是捕捉廠商的當下狀態,不同規模廠商在調查中也是相同權重,兩者數據可能呈現不同面向。
中經院今天公布11月PMI繼續微幅上升到51.4%,轉為擴張。中經院表示,部分業者有因應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政策而提前拉貨,推升電子暨光學與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新增訂單轉呈擴張,不過因為地緣政治等風險仍高,製造業未來展望連續第3個月呈現緊縮。
連賢明表示,這次PMI上升都很有限,雖然光電跟ICT產業訂單表現不錯,但產業對未來半年展望沒有改善,「目前比較多空交戰」,美國總統大選雖然已經結束,評估廠商都還在觀望川普相關措施,可能還是「邊走邊看」。
中經院副研究員陳馨蕙指出,製造業整體發展仍不均衡,鄰近農曆過年,觀察食品業者開始進入拉貨旺季,紡織部分業者則有下修財測。若細看人力僱用數量,創下今年6月以來最慢擴張速度,交貨時間也在下降,廠商可能還是接到短急單而已,沒有很多中長期訂單。
非製造業方面,11月未經季節調整的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也微幅上升0.8個百分點至54.6%,已是連續25個月擴張,未來展望也連續第13個月呈現擴張。
中經院表示,年底因碰到會議尾牙旺季、雙11檔期、靠近農曆年前備貨旺季等,非製造業商業活動與新增訂單指數也有回升。
不過,中經院表示,因為房市降溫、股市回跌,營造不動產業的商業活動指數也自2023年7月以來首次呈現緊縮,未來展望指數也滑落到2023年11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媒體關注,主計總處考量出口與投資動能,上修今、明年的經濟成長率到4.27%與3.29%,似乎跟中經院調查狀況不同。
陳馨蕙表示,主計總處國內生產毛額(GDP)看的是金額,如果有大型廠商投資案就會帶動金額向上增加,經濟成長率觀察比較長的期間來做預測;在PMI相關調查中,比較是捕捉廠商的當下狀態,不同規模廠商在調查中也是相同權重,兩者數據可能呈現不同面向。
最新財經新聞
-
-
網購國外藍牙產品不交審查費就退運?NCC:暫緩收費
(7 小時前) -
沙國聖城開放外資 代表處:暫僅限購買股份或債券
(7 小時前) -
228連假暫停車輛檢驗服務,請提早辦理車輛檢驗。
(7 小時前) -
最強嘻哈派對!2025大武門音樂祭228連假登場 饒舌教父大支、歌手康康與DJ Question Mark跨域演出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