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6 | 中央社
中國政策連發救經濟 仍難有效改善通縮問題
最近幾個月,中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試圖振興經濟,包含加大力道化解地方債務、提高赤字率、穩住房市股市等。分析指出,中國仍面臨龐大的經濟壓力,需要更有力的行動才能防止通縮的惡性循環與陷入較長期的衰退。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的年增幅已經連續26個月呈現衰退,而且幾乎沒有跡象顯示在短期內會出現反彈,於此同時,中國平均物價指數已連續6季處於負值,是1990年代末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
美國當選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若開啟新一輪貿易戰,可能會使目前的困境加劇,中國過剩的產能將難以銷往美國,導致中國國內累積更多商品。產能過剩將令市場價格下跌,企業利潤隨之下降,可能進而延後投資或裁員,導致更多人削減支出。其他人則可能因為預期價格會進一步下跌而延後、減緩消費,中國的通縮陷入「惡性循環」的情況引起擔憂。
為了挽救經濟,過去幾個月來,中國官方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試圖從困境中提振經濟,例如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人民幣6兆元(下同,約新台幣26.4兆元),用於置換現有隱形債務。此外,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也強調明年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並採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儘管有跡象表明中國經濟成長趨勢有所增強,但到目前為止,這些政策似乎沒有點起通貨膨脹的火苗,其中一個原因是,這些政策主要側重於防範眼前的金融風險,而不是拉動消費支出持續成長;另一個原因是,中國政府一直在向中國製造業提供貸款和補貼,這些舉措促進經濟成長但也加劇了產能過剩問題,增加了價格下跌的壓力。
部分經濟學家、投行預測,至少到明年底,中國的PPI將繼續處於負值區間。野村證券預測2025年中國的PPI將下降1.2%、麥格理估計將下降1%、美國銀行和高盛的預測值則是持平。
報導指出,外界擔憂一旦中國的通縮預期固化,將很難扭轉。康乃爾大學貿易政策與經濟學教授、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區負責人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表示,「通縮持續的時間越長,越會影響人們對經濟前景的預期,利用宏觀經濟刺激措施將變得越來越難」。
報導分析,2012年至2016年間,因為輪胎和太陽能板等產品的生產過剩,中國的PPI也連續下降了大約4年,當時中國的應對方式是關閉了不必要的鋼鐵廠和其他工廠。「這一次,習近平似乎致力於藉由擴大製造業來促進增長。據熟悉北京方面決策的人士稱,習近平認為美國式的消費驅動型增長是浪費的」。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的年增幅已經連續26個月呈現衰退,而且幾乎沒有跡象顯示在短期內會出現反彈,於此同時,中國平均物價指數已連續6季處於負值,是1990年代末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
美國當選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若開啟新一輪貿易戰,可能會使目前的困境加劇,中國過剩的產能將難以銷往美國,導致中國國內累積更多商品。產能過剩將令市場價格下跌,企業利潤隨之下降,可能進而延後投資或裁員,導致更多人削減支出。其他人則可能因為預期價格會進一步下跌而延後、減緩消費,中國的通縮陷入「惡性循環」的情況引起擔憂。
為了挽救經濟,過去幾個月來,中國官方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試圖從困境中提振經濟,例如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人民幣6兆元(下同,約新台幣26.4兆元),用於置換現有隱形債務。此外,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也強調明年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並採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儘管有跡象表明中國經濟成長趨勢有所增強,但到目前為止,這些政策似乎沒有點起通貨膨脹的火苗,其中一個原因是,這些政策主要側重於防範眼前的金融風險,而不是拉動消費支出持續成長;另一個原因是,中國政府一直在向中國製造業提供貸款和補貼,這些舉措促進經濟成長但也加劇了產能過剩問題,增加了價格下跌的壓力。
部分經濟學家、投行預測,至少到明年底,中國的PPI將繼續處於負值區間。野村證券預測2025年中國的PPI將下降1.2%、麥格理估計將下降1%、美國銀行和高盛的預測值則是持平。
報導指出,外界擔憂一旦中國的通縮預期固化,將很難扭轉。康乃爾大學貿易政策與經濟學教授、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區負責人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表示,「通縮持續的時間越長,越會影響人們對經濟前景的預期,利用宏觀經濟刺激措施將變得越來越難」。
報導分析,2012年至2016年間,因為輪胎和太陽能板等產品的生產過剩,中國的PPI也連續下降了大約4年,當時中國的應對方式是關閉了不必要的鋼鐵廠和其他工廠。「這一次,習近平似乎致力於藉由擴大製造業來促進增長。據熟悉北京方面決策的人士稱,習近平認為美國式的消費驅動型增長是浪費的」。
最新財經新聞
-
-
經部推5大主軸助攻AI應用 開發金屬紡織等公版教材
(32 分鐘前) -
電腦展AI大咖齊聚成焦點 電腦公會50週年扮產業推手
(42 分鐘前) -
中國經濟數據疲軟 亞股多收跌
(46 分鐘前) -
中保科技AI智慧工廠啟用 導入自動化產線
(51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