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6° / 15° )
氣象
2025-02-13 | 中央社

川普若對台晶片徵稅 專家:致美經濟孤立、有利中國

美國專家埃澤爾示警,如果川普對台灣晶片徵關稅,不但將導致美國經濟孤立,與全球價值鏈脫節,削弱「矽島」實力也可能使台灣倒向中國。他建議向美國政府強調台灣既有的大量投資,「這是與川普對話的最佳方式」。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揚言對台灣晶片徵稅,準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也強調推動美國本土半導體製造業,認為美國太依賴台灣。台灣經濟部次長江文若等特地前往華府會見川普團隊,為的就是擋下晶片關稅大刀。

對台晶片課徵關稅將使美國與全球價值鏈脫節

華府智庫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負責全球創新政策的副總裁埃澤爾(Stephen Ezell)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川普曾說可能會對台灣製造的半導體加徵高達100%的關稅,這將衝擊美國多個產業,嚴重損害蘋果公司(Apple)及輝達(Nvidia)等依賴台積電晶片的商業模式。

對台灣晶片徵關稅不只大傷矽谷AI龍頭,還將影響所有使用半導體的下游產業。埃澤爾舉例,光是汽車平均使用1500顆晶片,電動車超過3000顆。晶片關稅將衝擊汽車、消費性電子、醫療設備及航太產業等。

他說,半導體是全球經濟的關鍵組成,提高成本將推升所有相關產品的價格,使美國製造的產品變得更貴,這不僅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還會降低美國產品競爭力。

「因此,總統川普如果真的落實(對台灣晶片徵關稅的)計畫,實際上會孤立美國經濟,使其與全球價值鏈脫節」。

中國晶片廠反受益

美國力求維持AI霸主地位之際,埃澤爾認為,對台晶片徵收關稅,中國可能成為最大贏家。

他說,目前還不確定晶片稅率為何,假設台灣晶片稅率提高為100%,而中國晶片廠的稅率仍是25%或更低,這將使中國晶片廠相對於台灣更具競爭力,還可能促使部分業務從台灣轉向中國。

埃澤爾進一步指出,事實上,任何一個未面臨如此高關稅的晶片製造國都會受益,包括日韓。

他說,川普一向認為關稅可以促使製造業回流美國,這或許適用於家電等技術較低的產業,例如微波爐或洗衣機等家電。「但半導體是人類最複雜、最精密的產品」。打造一座新晶圓廠需要300億美元(約新台幣9859億元),規劃至少5年,建設至少要3年。

「認為川普的關稅將使製造業從台灣或其他地方大舉回流至美國,尤其是半導體產業的想法,完全是異想天開」。埃澤爾重申,這只會傷害美國消費者、全球經濟,還幫了競爭對手一把。

強調既有大筆投資為對美最佳對話方式

關稅烏雲壓頂,台積電或台灣政府因應方面,埃澤爾建議,應向川普政府強調美國根本不需徵收這筆關稅,就已經提升本土半導體製造能量。

他說,台積電已經承諾在美國投資65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成立3座晶圓廠,更別提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及SK海力士(SK Hynix)等規劃在美的投資,美國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市場的市占率將在本世紀末回升至20%,這包括最高階的晶片。

此外,台灣企業對美投資早已是進行式。埃澤爾指出,台積電在美國的供應鏈已有14家化學品、氣體及零組件等供應商設廠,代表台積電已帶動台灣企業在美國進行大規模投資。川普政府的政策制定者應該聚焦這些既有的成就,而不是祭出關稅打擊。

埃澤爾也建議台灣政府向川普團隊強調,除了半導體外,台灣企業在潔淨能源、汽車零件、製藥、太陽能電池等領域也對美國大量投資。強調這些連結及投資關係,「是與川普對話的最佳方式」,凸顯各國認真看待美國製造業的競爭力。

「我們在ITIF常說『吸引力一向是比強迫更好的策略』,因此,我們需要川普政府聚焦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策略,而不是透過這種極高的關稅來強制推動(直接投資)」。

削弱「矽島」實力可能使台灣更靠向中國

台美關係影響方面,埃澤爾指出,資通訊產業是台灣經濟實力的關鍵,如果美國想要台灣成為強大的合作夥伴,台灣半導體及資通訊就必須強。削弱台灣這些強項,等於弱化印太重要合作夥伴的經濟和國家安全。

他說,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可能將台灣更推入中國之手。而台灣在印太的安全地位與美國的安全利益息息相關,假設台灣更靠向中國,將成為重大外交與地緣政治疑慮。

唸外交出身的埃澤爾是「服務驅動型經濟的創新:洞察、應用與實踐」及「創新經濟學:全球優勢競賽」兩書的共同作者之一。

加入ITIF前,他於2003年共同創立創新研究和諮詢公司Peer Insight,發表多篇服務業創新的研究論文,研究各國政府相關政策。他也曾在那斯達克股市(NASDAQ)的新服務開發小組工作,主導創立市場情報台及企業服務網絡。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