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 中央社
全球首個商業碳封存服務 挪威「北極光」將擴大規模
全球首個二氧化碳運輸和儲存商業服務供應商「北極光」(Northern Lights)宣布,位於挪威沿海的「北極光計畫」即將擴大規模,目標是將碳儲存能力提升至原本的3倍以上,每年將可封存逾500萬公噸。
法新社報導,由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英荷殼牌集團(Shell)和法國道達爾能源集團(TotalEnergies)等能源巨頭組成的「北極光合資公司」(Northern Lights Joint Venture)計劃將自歐洲工廠煙囪捕獲的二氧化碳排放注入海底的地下儲集層。
這項計畫的目標是避免碳排進入大氣,進而減緩氣候變遷。這是全球最先進的碳封存計畫之一,預計從今年夏天開始運作。
在計畫初期,預計每年可運輸並封存150萬公噸二氧化碳。若市場有足夠需求,封存量可增加到每年500萬公噸。
上述3大能源巨頭27日宣布,將投資75億挪威克朗(約新台幣237億元),以實現500萬噸的儲存目標。這筆資金還包括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提供的1億3100萬歐元(約新台幣47億元)補助。
北極光公司總經理海因(Tim Heijn)發布聲明表示:「擴大二氧化碳運輸與封存服務的決定,是邁向歐洲商業化碳捕集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CCS)市場的重要一步。」
根據該公司,擴建計畫預計於2028下半年完工,屆時將擁有500公噸的封存能力。
此外,北極光也宣布與瑞典公用事業Stockholm Exergi簽訂新合約,負責運輸並封存其斯德哥爾摩(Stockholm)生質能發電廠捕獲的多達90萬噸二氧化碳。
在實際運作上,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將被液化後經船舶運送至大型儲槽,再透過長110公里的管線注入海床下2.6公里處,進行永久封存。
碳捕集與封存技術既複雜又昂貴,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和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一直提倡使用這項技術,尤其是用以減少水泥和鋼鐵等難以脫碳產業的二氧化碳足跡。
根據IEA的資料,目前全球的碳捕集能力僅有5050萬噸,相當於全球年度碳排量的0.1%。
法新社報導,由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英荷殼牌集團(Shell)和法國道達爾能源集團(TotalEnergies)等能源巨頭組成的「北極光合資公司」(Northern Lights Joint Venture)計劃將自歐洲工廠煙囪捕獲的二氧化碳排放注入海底的地下儲集層。
這項計畫的目標是避免碳排進入大氣,進而減緩氣候變遷。這是全球最先進的碳封存計畫之一,預計從今年夏天開始運作。
在計畫初期,預計每年可運輸並封存150萬公噸二氧化碳。若市場有足夠需求,封存量可增加到每年500萬公噸。
上述3大能源巨頭27日宣布,將投資75億挪威克朗(約新台幣237億元),以實現500萬噸的儲存目標。這筆資金還包括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提供的1億3100萬歐元(約新台幣47億元)補助。
北極光公司總經理海因(Tim Heijn)發布聲明表示:「擴大二氧化碳運輸與封存服務的決定,是邁向歐洲商業化碳捕集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CCS)市場的重要一步。」
根據該公司,擴建計畫預計於2028下半年完工,屆時將擁有500公噸的封存能力。
此外,北極光也宣布與瑞典公用事業Stockholm Exergi簽訂新合約,負責運輸並封存其斯德哥爾摩(Stockholm)生質能發電廠捕獲的多達90萬噸二氧化碳。
在實際運作上,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將被液化後經船舶運送至大型儲槽,再透過長110公里的管線注入海床下2.6公里處,進行永久封存。
碳捕集與封存技術既複雜又昂貴,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和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一直提倡使用這項技術,尤其是用以減少水泥和鋼鐵等難以脫碳產業的二氧化碳足跡。
根據IEA的資料,目前全球的碳捕集能力僅有5050萬噸,相當於全球年度碳排量的0.1%。
最新財經新聞
-
-
聯邦卡出國旅遊送10% 國泰世華合體Apple Pay
(1 小時前) -
3月六都房市交易回魂 第1季寒風吹創8年新低
(2 小時前) -
對等關稅引爆全球股災 勞動基金2月虧12億元
(2 小時前) -
搶賣鑽石塔2/史上最曲折正義國宅都更案 宏國、富邦都曾插旗還扯出槍擊案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