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4°
( 16° / 13° )
氣象
2025-04-01 | 中央社

美加徵關稅 工總:2成在陸台商盼撤離、4成想移產線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牽動國際經貿變化,工總調查顯示,希望「撤離大陸」的台商比例激增,2024年上升至23.2%,且有超過4成以上希望「轉移產線」,隨著川普祭出關稅政策,台商可能減少在陸投資,建議政府審慎規劃兩岸經貿政策,並積極引導在陸台商轉移。

隨著川普2.0貿易戰升級,工業總會今天發布4月產業雜誌社論表示,全球供應鏈重組已是必然趨勢,再加上中國大陸投資環境改變等因素,讓在陸台商面臨更多挑戰。

工總針對在陸台商投資動向的調查顯示,希望「撤離大陸」的台商比例激增,由2023年的10.1%增加到2024年的23.2%;希望「轉移產線」2年均有超過4成以上。隨著今年美國加徵關稅,可能有更多在陸台商減少在陸投資,同時進一步將產線轉出。

工總表示,總統賴清德近期提出17項因應國安威脅的策略,其中包括希望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進行策略性結構調整,若要落實賴總統期許的經濟戰略目標,當務之急有3大重點工作。

首先,基於知己知彼的戰略考量,政府應加強對中國大陸產經現況及發展的了解,例如中國大陸擴大內需、科技自主創新的成效,以及對台灣可能的影響或衝擊。

第2,即便台商投資中國大陸比重持續下降,中國大陸迄今仍是台灣最主要的投資與貿易順差來源地區。為避免錯誤政策斲傷台灣經濟動能,在進行兩岸經貿策略性結構調整過程,政府應多傾聽並採納企業界意見,以利訂定既能防弊、又能興利的兩岸經貿政策。

最後,工總建議,積極引導在陸台商轉移,無論是「撤離大陸」或「轉移產線」,在陸台商都需要政府的更多協助。

工總肯定「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再延長3年,但也企盼相關單位主動赴陸關心台商,一方面發掘更多符合台灣產業發展藍圖的台商回台,另一方面協助想要撤離的台商轉移至其他地區,透過降低對陸比重,不但可落實賴總統期許的經濟戰略目標,亦可強化台灣經濟韌性。

根據統計數據,近年來,台商投資大陸呈現明顯衰退趨勢。2023年台灣赴陸的投資共328件,金額約為30.3億美元,年減39.8%,占台灣對外投資額比重為11.4%;2024年台灣赴陸投資共310件,金額約為36.5億美元,雖然金額較2023年同期增加,但件數持續減少,占整體對外投資額比重降至8%。

自1991年有統計以來,台商投資大陸件數最高是2003年的3875件,金額最高的則是2010年的146億美元。但自2018年以來,台商投資大陸件數持續下滑,投資金額也未再超過百億美元;2018年還有84.9億美元,2019年則腰斬至41.7億美元,此後,台商赴陸投資金額每年維持不超過50億美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