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 中央社
關稅戰衝擊中國廣交會 外貿企業拓展新市場轉內銷
在美中關稅戰壓力之下,中國規模最大的國際貿易展廣交會也受到影響。許多原本來自美國的訂單取消,中國外貿業者積極拓展與南美、印度等地的市場,也有人試圖將原本外銷的產品轉內銷,但也面臨強烈市場競爭。
在廣州舉行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是中國規模最大、最具標誌性的國際貿易展,也被視為「外貿晴雨表」,每年分春秋2次在廣州舉辦。據官方統計,近期落幕的137屆廣交會有來自全球216個國家和地區,共14萬8585名境外採購商參與。
在美中關稅戰持續升溫之際,今年廣交會的參展外貿企業也面臨了不少的挑戰。路透社日前報導指出,中國很多出口商反映,來自美國的訂單不是延後就是暫停了,而美國訂單對這些出口商是很重要的。
據界面新聞報導,在美國訂單下降之際,中國出口商積極與中南美洲、印度等地的採購商建立聯繫,今年的廣交會中出現了許多來自阿根廷、巴西等南美洲地區的採購商。
報導分析,在關稅成本增加的壓力之下,外貿生意利潤變低,原本以批發商為中介的外貿模式遭遇挑戰,因此這些來自中南美等地的零售商選擇跳過批發商,前往廣交會,直接找中國的工廠採購。
面對美國對關稅問題,參與廣交會的中國企業各有不同的反映,不同類型企業受影響程度不一,對於供應鏈已分散到全球,並實現在地化生產的大企業而言,這次的關稅衝擊有限。然而對於以美國市場為主的中小企業,情況要嚴峻得多。
廣東佛山一間從事高級廚具生產的企業,總經理在報導中提到,公司生產的高級料理鍋,銷售至美國市場的收入約占總收入的6成,基本上每年抓住紐約的幾個大客戶,全年的任務就差不多了。加徵關稅後,有美國客戶直接取消訂單,已經支付的3成訂金也不要了,「好在產品還沒開始做,只有一些備料上的損失,目前正努力消耗這批物料」。
一下子少了6成收入,對於一家企業的衝擊之大,可想而知。
報導指出,除了拓展新的海外市場外,這些企業也把目標轉向內銷市場。今年的廣交會,不少企業都掛出「可內銷」的標語。
然而,轉內銷市場同樣面對不小的壓力。報導指出,雖然中國國內的市場不小,但競爭太過激烈,同一個產品市場可能已有10多家企業在經營,「外貿轉內銷,就意味著跟這十幾家廠商在搶中國國內市場這一個蛋糕」。
報導也提到,對於並非經營美國市場的中國貿易商來說,關稅問題同樣造成一定的影響,最近很多外貿企業趕著在這2個月內出貨,海運運費被堆高,而且貨船的艙位難訂。
在廣州舉行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是中國規模最大、最具標誌性的國際貿易展,也被視為「外貿晴雨表」,每年分春秋2次在廣州舉辦。據官方統計,近期落幕的137屆廣交會有來自全球216個國家和地區,共14萬8585名境外採購商參與。
在美中關稅戰持續升溫之際,今年廣交會的參展外貿企業也面臨了不少的挑戰。路透社日前報導指出,中國很多出口商反映,來自美國的訂單不是延後就是暫停了,而美國訂單對這些出口商是很重要的。
據界面新聞報導,在美國訂單下降之際,中國出口商積極與中南美洲、印度等地的採購商建立聯繫,今年的廣交會中出現了許多來自阿根廷、巴西等南美洲地區的採購商。
報導分析,在關稅成本增加的壓力之下,外貿生意利潤變低,原本以批發商為中介的外貿模式遭遇挑戰,因此這些來自中南美等地的零售商選擇跳過批發商,前往廣交會,直接找中國的工廠採購。
面對美國對關稅問題,參與廣交會的中國企業各有不同的反映,不同類型企業受影響程度不一,對於供應鏈已分散到全球,並實現在地化生產的大企業而言,這次的關稅衝擊有限。然而對於以美國市場為主的中小企業,情況要嚴峻得多。
廣東佛山一間從事高級廚具生產的企業,總經理在報導中提到,公司生產的高級料理鍋,銷售至美國市場的收入約占總收入的6成,基本上每年抓住紐約的幾個大客戶,全年的任務就差不多了。加徵關稅後,有美國客戶直接取消訂單,已經支付的3成訂金也不要了,「好在產品還沒開始做,只有一些備料上的損失,目前正努力消耗這批物料」。
一下子少了6成收入,對於一家企業的衝擊之大,可想而知。
報導指出,除了拓展新的海外市場外,這些企業也把目標轉向內銷市場。今年的廣交會,不少企業都掛出「可內銷」的標語。
然而,轉內銷市場同樣面對不小的壓力。報導指出,雖然中國國內的市場不小,但競爭太過激烈,同一個產品市場可能已有10多家企業在經營,「外貿轉內銷,就意味著跟這十幾家廠商在搶中國國內市場這一個蛋糕」。
報導也提到,對於並非經營美國市場的中國貿易商來說,關稅問題同樣造成一定的影響,最近很多外貿企業趕著在這2個月內出貨,海運運費被堆高,而且貨船的艙位難訂。
最新財經新聞
-
-
中鼎應收帳款風波4根跌停後漲停 公布3月每股虧0.2元
(3 小時前) -
美中關稅對抗趨緩?川普態度軟化引股市勁揚 台積電ADR開盤漲5%
(3 小時前) -
美國關稅衝擊之際 川普長子下週訪韓
(3 小時前) -
川普無意撤換鮑爾 美股開盤大漲道瓊指數飆600多點
(4 小時前)